








深圳市废矿物油(HW08-071-002-08)危险废物规范标识管理技术指南
法规框架与政策背景
1.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体系定位
废物代码071-002-08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类别,具体指"石油开采和炼制产生的油泥和油脚"。该代码涵盖:
来源行业:石油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典型废物:原油脱出水、油水分离器污泥、储罐底泥、清罐油泥
危险特性:T(毒性)、I(易燃性),部分含苯并[a]芘等强致癌物
根据国家规定,此类废物产生后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危险特性识别与临时标识,但深圳市在此基础上强化了标识的规范性与时效性要求
1.2 深圳市地方性法规的强化要求
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危险废物管理上执行"国家标准+特区严要求"双轨制。核心文件包括:
法规层级 | 文件名称 | 发布年份 | 核心条款 | 深圳特色 |
国家法规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 2021 | 代码分类 | 基础依据 |
国家规范 | HJ 1276-2022《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 | 2022 | 标识格式 | 全国统一 |
深圳规章 |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废矿物油环境管理的通知》(深环规〔2018〕1号) | 2018 | 24小时标识 | 特区首创 |
深圳规划 | 《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 2019 | 信息化追溯 | 二维码管理 |
深圳技术指南 | 《深圳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技术指引》 | 2023 | 五即管理 | 产生即标识 |
关键突破:深环规〔2018〕1号文首次将"标识"从一般的管理要求上升为时间受限的强制性义务,填补了国家标准在时效性规定上的空白
071-002-08废矿物油特性与风险识别
2.1 理化特性与危险源分析
表1:071-002-08废矿物油典型理化参
参数项 | 数值范围 | 危险特性解读 | 管理要点 |
闪点 | 60-180°C | 易燃性(I) | 远离火源,防爆电气 |
密度 | 0.85-0.95 g/cm³ | 易沉积 | 防渗漏,围堰设计 |
粘度 | 50-500 mm²/s(40°C) | 流动性差 | 加热输送,管道防堵 |
含水率 | 20-80% | 乳化稳定性差 | 破乳预处理,防喷溅 |
多环芳烃 | 100-5000 mg/kg | 致癌性(T) | 密闭操作,呼吸防护 |
重金属 | Pb: 5-50 mg/kg, Cd: 0.5-5 mg/kg | 毒性累积 | 防土壤污染,专用容器 |
风险特征:该类废物含水率高、粘度大,在常温下易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液,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缓慢释放,长期接触可致皮肤癌、肺癌等职业病
2.2 产生节点与时间计算起点
根据深圳市监测数据,071-002-08废矿物油主要产生于:
产生节点与时间计算起点对照表
产生场景 | 产生过程 | 时间计算起点 | 常见延误风险点 |
原油脱水 | 电脱盐装置排水 | 油水分离器液位计显示分离完成时刻 | 人工记录滞后 |
清罐作业 | 储罐清洗后底泥排出 | 底泥通过泵送入危废暂存罐时刻 | 管道残留未计入 |
设备检修 | 换热器拆卸后油污清理 | 油污装入专用收集桶并封口时刻 | 露天堆放超24小时 |
事故泄漏 | 围堰内收集的泄漏物 | 泄漏物被完全控制在围堰内时刻 | 应急处置优先,标识延后 |
污水处理 | 隔油池浮渣清理 | 浮渣装入吨袋并扎口时刻 | 与污泥混淆,代码错误 |
关键定义:"废物产生后"指废矿物油从生产工艺系统物理隔离、成为独立管控对象的时刻,而非进入暂存库的时刻
24小时标识时限的技术内涵
3.1 24小时时限的法理依据
深环规〔2018〕1号文第三条规定: "产生废矿物油的单位应当在废物产生后24小时内完成规范标识" 。该时限设定基于三重考量:
风险防控窗口期:废矿物油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24小时内逸散量可达总量的15-25%,及时标识有助于快速识别并采取密闭措施
管理响应时效:24小时是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暂存的合理周转周期,超过此时限易导致管理真空
执法可操作性:时间界定清晰,便于环境监测部门通过企业ERP、DCS系统数据倒查追责
3.2 标识时序全流程分解
图1:废矿物油产生-标识-贮存时序分解图
产生时刻 T₀ ──┐
│
├─ 0-2小时:现场收集、装入专用容器、封口
│ ├── 操作要求:使用防爆泵、防静电容器
│ └── 记录要求:填写《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
├─ 2-4小时:运输至危废暂存间
│ ├── 路线要求:固定路线,避开人员密集区
│ └── 防护要求:托盘、围堰、吸附棉备用
├─ 4-6小时:称重、打印标签、张贴标识
│ ├── 设备要求:防爆电子秤、标签打印机
│ └── 信息要求:实时录入广东省固废管理平台
├─ 6-24小时:完成Zui终标识、建立台账
│ ├── 标识要求:符合HJ 1276-2022规范
│ └── 台账要求:与省平台数据同步
└─ >24小时:违规状态,触发预警机制
3.3 超时限的法律后果
根据《深圳市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第七十五条:
首次违规:责令限期整改,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违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停产整治
严重后果: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按日连续处罚,负责人行政拘留
2023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因废矿物油标识超时被处罚的企业占危废类案件总数的17.3%,平均罚款金额3.8万元
规范标识的技术要求
4.1 标识内容强制性要素
根据HJ 1276-2022标准,废矿物油容器或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标签,包含以下内容:
表2:071-002-08废矿物油标签内容明细表
标识项目 | 具体要求 | 填写规范 | 常见错误 |
废物名称 | 废矿物油 | 必须与名录一致,不可简写为"废油" | 写成"废机油"、"废润滑油"(错误) |
废物代码 | 071-002-08 | 完整8位代码,不可省略行业码 | 仅写"900-210-08"(混淆代码) |
危险特性 | 毒性、易燃性 | 按实际检测特性勾选,可多选 | 漏选"毒性"(重大隐患) |
主要成分 | 烷烃、环烷烃、芳烃、重金属 | 标注典型成分及含量范围 | 仅写"矿物油"(过于笼统) |
产生单位 | 全称、地址、联系电话 | 与营业执照一致 | 填写简称或旧名称 |
产生日期 | 到年月日时分 | 格式:YYYY-MM-DD HH:MM | 仅写日期,无时间(不满足追溯) |
废物重量 | 实际称重值,单位kg | 保留一位小数 | 估算重量,无称重记录 |
注意事项 | "禁止倾倒"、"防雨淋"、"避火源" | 至少3条警示语 | 字体太小或不清晰 |
责任人 | 产生部门负责人签字 | 可追溯至班组 | 无人签字 |
二维码 | 广东省固废管理平台自动生成 | 扫描后显示全链条信息 | 未贴或二维码模糊 |
深圳特色要求:在深环规〔2018〕1号基础上,2023年《深圳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技术指引》要求标签必须包含 "产生时刻" 和 "责任人" 两个额外字段,实现责任到人到分钟
4.2 标识形式与材质要求
表3:标识形式与耐久性要求
标识类型 | 适用场景 | 材质要求 | 尺寸规格 | 固定方式 | 更换周期 |
纸质标签 | 一次性容器(200L以下) | 防水铜版纸、覆膜 | 150×150 mm | 强力不干胶 | 每批次 |
塑料标签 | 重复使用吨桶、IBC桶 | PP、PE耐候材料 | 200×200 mm | 打孔系挂 | 6个月或污损时 |
金属铭牌 | 固定储罐、暂存罐 | 不锈钢304、阳极氧化铝 | 300×400 mm | 铆接、焊接 | 3年 |
电子标签 | 重点监管企业 | RFID抗金属标签 | Ø50 mm | 磁吸、嵌入式 | 5年 |
喷码标识 | 管道、圆柱形容器 | UV固化油墨 | 字体高≥50 mm | 直接喷印 |
耐久性测试:深圳市要求标签必须耐受90天的室外暴晒、雨淋、油污侵蚀而不脱落、不褪色。企业应每季度抽检标签完好率,低于95%需全面更换
企业实施路径与自查要点
5.1 24小时标识保障体系构建
图2:企业24小时标识保障流程图
Mermaid
物油产生是否24小时内?规范标识触发预警录入省平台生成二维码张贴标签入库暂存启动应急原因分析整改报告上传环保局
5.2 企业自查检查表
表4:废矿物油24小时标识企业自查表
检查项目 | 检查要点 | 检查方法 | 合格标准 | 常见问题 |
制度建设 | 是否有《废矿物油标识管理制度》 | 查阅文件 | 明确责任人、流程、时限 | 制度缺失或过于笼统 |
人员培训 | 操作人员是否熟知24小时要求 | 现场提问+考核记录 | 培训覆盖率,90分以上 | 培训流于形式 |
现场设施 | 是否配备防爆电子秤、标签打印机 | 现场查看 | 设备完好、计量检定有效 | 设备未校准或故障 |
时间记录 | DCS系统与标签时间是否一致 | 数据比对 | 误差≤2小时 | 手工补录,时间失真 |
标识质量 | 标签内容完整性、清晰度 | 抽样10个标签 | 信息完整率,可读率 | 二维码无法扫描 |
台账同步 | 纸质台账与省平台数据一致性 | 随机抽查5条记录 | 数据一致率 | 平台滞后或漏报 |
超期处置 | 是否存在超24小时未标识情况 | 调取7天监控 | 超期率0% | 周末、夜班时段高发 |
应急准备 | 超期预警与处置流程 | 模拟演练 | 2小时内启动应急 | 无应急预案 |
自查频次:高风险企业(年产生量>100吨)每周自查;中风险企业(10-100吨)每月自查;低风险企业(<10吨)每季度自查。

监管执法与技术监督
6.1 生态环境部门监管手段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采用"技防+人防"双轨监管模式:
技防手段:
在线监控:在重点产废企业(年>50吨)安装废矿物油产生点、暂存间高清摄像头,接入市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
数据直连:企业DCS系统与省固废平台实时对接,产生量、时间自动上传
电子围栏:在暂存间设置RFID感应门,废物入库自动记录并校验标识时间
人防手段:
双随机检查:每月随机抽取5%企业现场检查,重点核查24小时标识执行情况
飞行检查:针对投诉举报企业,突击检查产废现场与标识记录
台账倒查:通过省平台数据,倒查企业7天内标识及时率
6.2 处罚裁量标准
表5:废矿物油标识超时处罚裁量表
违法情形 | 超时时长 | 涉及数量 | 处罚幅度 | 典型案例 |
轻微违法 | 24-48小时 | <0.5吨 | 1-2万元 | 2023年某汽修店,超时28小时 |
一般违法 | 48-72小时 | 0.5-2吨 | 2-5万元 | 2023年某印刷厂,超时52小时 |
严重违法 | 72小时-7天 | 2-5吨 | 5-10万元 | 2023年某机械厂,超时4天 |
特别严重 | >7天 | >5吨 | 10-20万元+停产 | 2023年某石化企业,超时12天 |
后果严重 | 导致泄漏污染 | 任意 | 按日连续处罚+刑事移送 | 2022年某企业泄漏致土壤污染 |
从重情节: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违规、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违规、一年内2次以上同类违法。
信息化管理工具应用
7.1 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
企业必须通过该平台完成:
实时申报:废矿物油产生后2小时内录入产生时间、数量
标签打印:平台自动生成含二维码的标签,扫码显示全链条信息
转移联单:转移前在线申请,运输过程GPS定位
异常预警:超时未标识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企业环保负责人
平台操作时限
操作节点 | 时限要求 | 超期后果 |
产生信息录入 | 产生后2小时内 | 无法生成有效标签 |
标签打印张贴 | 产生后24小时内 | 平台标记为异常 |
入库扫码 | 入库前30分钟 | 库存数据不匹配 |
月度申报 | 次月5日前 | 无法办理转移联单 |
7.2 企业ERP/DCS系统对接技术
技术架构:
DCS系统(产废信号) → 数据接口(API) → 省固废平台
↓
企业ERP(生产批次) → 中间数据库 → 标签打印机
↓
视频监控系统(时间戳) → 存证 → 环保执法证据链
对接要求:
数据延迟≤5分钟
断线自动重连
数据完整性校验(MD5)
本地缓存7天
特殊场景与例外规定
8.1 不可抗力情形
因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在24小时内标识的,企业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区生态环境局提交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不可抗力事件证明(气象部门、设备维修记录)
延迟标识的废物数量、存放位置
已采取的临时防控措施(防雨布覆盖、围堰加高)
整改计划
审批权限:区局24小时内批复,同意后可延长7天。
8.2 小微企业的简化管理
年产生量<1吨的小微企业(如小型汽修店),可申请"预标识"制度:
预标识:购买废矿物油时即领取已打印好的空白标签
现场填写:产生后立即手工填写时间、重量
集中录入:每周五集中录入省平台
附加条件:暂存间必须有24小时监控,视频保存>90天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某石化企业24小时标识体系的成功实践
背景:某炼油企业年产071-002-08废矿物油约1200吨,涉及12个产生点。
实施措施:
技术投入:投资120万元安装全自动称重-贴标系统,与DCS系统联动
流程优化:产废点设置防爆暂存罐,容量0.5吨,24小时内必须转移
人员配置:每班次配备专职危废管理员2人,负责现场监督
考核机制:标识及时率纳入班组KPI,权重30%
效果:2023年全年标识及时率,零违规处罚,成为深圳市企业。
案例2:某汽修连锁企业因标识超时引发的环境事故
背景:某连锁汽修企业,废机油产生后露天堆放,超时72小时未标识。
事故经过:
2023年8月,台风"海葵"过境,雨水冲刷导致废机油流入市政管网
管网堵塞造成路面污染面积约200 m²,清理费用18万元
溯源时发现废机油未标识,无法确定产生时间与责任人
处罚结果:
罚款12万元(从重处罚)
停业整顿1个月
企业负责人约谈并全市通报
教训:24小时标识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环境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十、企业合规成本效益分析
10.1 合规投入成本
表6:年产50吨废矿物油企业标识合规投入(年度)
投入项 | 单价 | 数量 | 年费用 | 备注 |
防爆电子秤 | 8000元 | 1台 | 8000元 | 折旧3年 |
标签打印机 | 3000元 | 1台 | 3000元 | 耗材约5000元/年 |
RFID标签 | 2元/张 | 500张 | 1000元 | 一次性与可重复使用结合 |
管理软件 | 20000元 | 1套 | 20000元 | 含接口开发与维护 |
人员培训 | 5000元/次 | 2次 | 10000元 | 持证上岗 |
视频监控 | 5000元 | 2个点 | 10000元 | 云存储费用 |
合计 | - | - | 57000元 | - |
10.2 违规成本对比
违规类型 | 概率 | 单次损失 | 年期望损失 |
标识超时 | 20% | 3万元罚款 | 6000元 |
标签错误 | 10% | 1万元罚款+整改 | 1000元 |
环境事故 | 2% | 50万元+刑事责任 | 10000元 |
总风险成本 | - | - | 17000元 |
:合规投入57000元远高于风险成本17000元,但合规投入可带来环境信誉、绿色信贷、税收优惠等无形收益,且能避免刑事责任风险,强烈建议主动合规。
十一、未来趋势与政策
11.1 标识时限可能缩短
根据《深圳市"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拟将24小时缩短至12小时,理由包括:
技术可行性:物联网、5G技术普及
风险防控:缩短暴露时间
对标国际:欧盟部分国家已实施12小时制
11.2 电子标识全面替代纸质标签
2025年深圳市计划实现:
重点产废企业使用RFID电子标签
标签信息存证,防篡改
与海关、交通、应急部门数据共享,一车一码全程追溯
11.3 AI智能识别与预警
利用视频监控AI分析技术:
自动识别产废行为,触发标识提醒
分析操作人员动作,判断是否规范
预测超期风险,提前预警
十二、建议
12.1 核心
时效性是第一红线:深圳市废矿物油标识24小时是国家规定基础上的特区加严要求,违反即处罚
全流程数字化:从DCS产生信号到省平台录入,全程自动化是避免超时的根本保障
标识质量等同安全:标签信息完整、清晰、耐久,是环境事故溯源的关键证据
小微企业管理不能放松:量少,也必须严格执行24小时标识,可申请预标识简化流程

| 成立日期 | 2015年09月16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钟贵艳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 ||
| 经营范围 | 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厨卫用品、工业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农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 ||
| 公司简介 |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英文"zhongketechnicalservices(shenzhen)co.,ltd",简称"cst")是一家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与国际、国内各行业众多知名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服务,并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承担重要研发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