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培训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部门
1.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
我国位于位于世界上两个Zui活跃的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和欧亚地震带。根据历史资料,我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
2. 老旧房屋抗震性能低下
我国建国初期因经济实力及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的限制,房屋基本没有采用抗震措施,导致房屋抗震性能低下。1976年唐山大地震城市几乎夷为平地。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房屋的抗震性能逐步提高,但仍有很多房屋没有采用有效抗震措施,经受不起地震的考验。2008年汶川地震就造成了大量房屋的倒塌。
3. 抗震鉴定有效性与经济性
多年来的研究和震害经验已经表明,经过抗震鉴定加固后,目前我国常用的各类建筑结构都能经受强烈的地震作用而不产生严重的破坏,房屋在地震当中震害大幅减少。
抗震鉴定加固所需的费用较低。减少拆除建筑物的数量,避免重建造成社会巨大的经济损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不浪的社会问题。
根据《危险房屋安全鉴定办法》的规定,房屋所有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如建设单位,损坏肇事人)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经鉴定后确认是否构成危险。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划分鉴定结果为 4级:A级——非危险房 B级——危险点房C级——局部危险房 D级——整幢危险房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按房屋的结构、装修、设备三大部分十余个分项的完损情况评定房屋为:A:完好房B:基本完好房C:一般损坏房 D:严重损坏房。
某中学教学楼由于附近新建高层的打桩、开挖以及沉降造成教学楼向新建高层严重倾斜。该楼东部为砖混结构,基础采用条形基础,西部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片筏基础,整体刚度较好,基础持力层为粘土,根据以上情况制定了注浆、掏土结合的纠偏方案。即采用注浆加固、顶升多沉部位,制止基础继续下沉,再用掏土法迫降少沉部位,沉降达到规定指标以后再注浆稳定沉降。在纠偏过程中,设置严密的监测系统,经过以上纠偏施工,大约一个月的,使该教学楼不均匀沉降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关键词】 注浆法;掏土法;纠偏
某中学教学楼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因学校教学用房紧张,拟在教学楼上加层,委托本中心对教学楼的房屋质量进行检测,发现教学楼倾斜较大,为确保教学楼安全使用,对该教学楼倾斜情况、结构安全性进行鉴定并进行纠偏方案设计与施工。
1 教学楼结构概况
东部教学楼为四、五层砖混结构,1986年12月竣工。从原设计图纸分析,由于该地区地基较差,故基础先做清水道渣,再做100毫米厚C10混凝土垫层,局部暗浜采用块石混凝土加固,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较宽,上部结构是砖混结构,楼面与屋面采用预制多孔板,每层都有圈梁,但缺少构造柱,原楼设计时未考虑抗震设防。从外观查看,墙面局部裂缝,但混凝土构件无肉眼可见的裂缝,结构尚好。西部教学楼是原东部教学楼西侧的厨房、食堂等拆除后新建的五层现浇框架结构,1991年11月竣工。从设计图纸分析,该教学楼是二跨五层现浇框架结构,框架间距4.5米,基础采用250毫米厚片筏基础。该楼地基内有暗浜和老化粪池,暗浜呈长条形,深约2.5米,此部分用砂浆垫层加固,而靠近原教学楼处采用预制短桩加固。二至五层楼面采用120毫米厚预制多孔板,屋面采用现浇板,该楼当时也没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从现场查看,承重的柱、梁、楼板均无可见的裂缝,但房屋沉降较大,且明显向西北方向倾斜,结构刚度尚好。
2 教学楼倾斜情况及倾斜原因
东部教学楼在1995年3月进行次检测时,并没有发现严重倾斜,而是在1996年4月对西部教学楼检测时发现倾斜较大,再于1996年5月对东部教学楼进行重新检测,才发现该楼已严重倾斜,从倾斜情况分析,该楼向北面倾斜Zui严重,房顶偏移量为219毫米,向西面倾斜较轻,房顶偏移量也只有68毫米。从该楼结构特点分析,向北倾斜较危险.从检测结果分析,该楼向西北方向倾斜,的倾斜率为13%。西部教学楼向北面倾斜也较严重,房顶偏移量为137毫米,向西面倾斜也较严重,房顶偏移量为160毫米。从检测结果来看,该楼向西北方向倾斜,倾斜率11%,倾斜率均超过《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的要求。
从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找出教学楼向西倾斜的原因,西部教学楼是原东部教学楼西侧的厨房、食堂等拆除后新建的五层现浇框架结构,新老教学楼的基础靠得很近,西部教学楼在靠近原东部教学楼处采用预制短桩加固。由于新建西部教学楼的沉降较大,从而引起东部教学楼向西倾斜。反过来,西部教学楼受到东部教学楼的约束,且靠近东部打短桩而西部有暗浜,造成向西倾斜。根据教学楼结构特点,这种向西倾斜不会造成房屋的危险。
从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中找不出教学楼向北倾斜的原因,我们从当时西部教学楼“建筑物沉降观测成果”分析,也不会产生向北的倾斜。断定,是外界原因造成整幢大楼向北倾斜。从现场看到,该教学楼北面41米处有二幢新建高层,根据学校反应,这二幢新建高层于1995年4月开工,1996年6月竣工,桩基采用打桩.由于该地区地质较差,新建高层的打桩、开挖以及沉降均会造成大面积土基向新建高层倾斜,这就是该教学楼向西北倾斜的原因。
3 教学楼纠偏方案以及施工
东部教学楼为四、五层砖混结构,基础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刚度较好,西部教学楼为五层现浇框架结构,基础采用250毫米厚片筏基础,基础刚度好,这为该教学楼的纠偏提供了条件。除东部教学楼墙面局部有裂缝外(现已用钢筋网对整个墙体进行了加固),其余承重的梁、柱、楼板均无肉眼见的裂缝,整体刚度较好,无须加固就可进行纠偏。该教学楼基础埋深为1.43米,持力层为褐黄亚粘土,很薄,下面是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很湿,软塑不均匀夹砂,层厚约3.0米,土质尚匀,属高压缩性土。根据该教学楼结构以及持力层特点,纠偏方案是采用注浆与掏土结合的方法。该方法是对沉降大的一侧进行压密注浆,这对灰色淤泥质亚粘土是有效的,压浆管直径采用100,在设计压力下将水泥浆注入土内,一方面压力可将房屋抬起,另一方面淤泥质土由于水泥浆注入而固结,提高了弹性模量,使土更加密实,改进土体力学性质,减少后续沉降量。对沉降小的一侧掏土,可用机械取土,掏土孔直径为300毫米,土取出后土中应力释放,而部分淤泥质土挤入孔中迫使房屋下降。在下沉到规定指标后,还要返注部分水泥浆使土固化。具体步骤:沿四周每隔5米设一个沉降观测点,对沉降值做观察,在沉降大的一侧设置二排压浆管:一排直管,一排斜管。直管先注浆,目的是防止漏浆,斜管再注浆,注浆压力根据相应指标调整。在沉降小的一侧机械钻孔,钻孔时应隔开钻,即前一孔钻好后,不是马上钻相邻的孔,而是隔开一个孔的位置再钻下一孔,这样逐步钻密,在下沉到规定指标后,再进行注浆以使土固化。按上面的方法进行了纠偏施工,大约一个月的,使该教学楼不均匀沉降值控制在50毫米,倾斜率控制在0.4%,效果相当理想的。
4 结论
通过对教学楼采用注浆与掏土结合的方法进行纠偏方案设计以及纠偏施工,取得如下结论,对于建筑物基础刚度较好,基底持力层为粘性土,上部结构整体性强,均采用注浆与掏土结合的方法纠偏,并得到十分理想的效果。
房屋安全鉴定,是指地房屋结构的完损程度和使用状况是否危及安全使用进行鉴别、评定。检测是为了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现状、使房屋安全鉴定有据可依而做的检查和测定工作,是鉴定的辅助手段。
房屋安全与否,既不是由房屋所有人说了算,也不是由管理部门说了算,而应当由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的鉴定报告说了算。房屋安全鉴定报告是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行政许可或处罚、采取危房治理措施、认定法律责任的必需技术要件之一。
房屋安全责任人按照设计使用功能正确使用房屋,同是履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责任,发现有安全隐患时应及时委托房屋安全鉴定机构进行安全鉴定,按照鉴定意见进行处理。
所有的房屋中说都有裂缝,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看部位。裂缝根据其成因,大致可划分为:
(1)收缩裂缝:由材料干湿变化收缩引起,一般在墙面上呈网状,两种不同的材料可能形成于其界面上;
(2)温度裂缝:由热胀冷缩变形引起,一般在房屋顶层(平屋面)沿圈梁的水平裂,沿窗角的竖裂,沿窗角或内纵墙的对角斜裂(两端多,大,中间基本没有);也有沿附墙烟囱的界面上;
(3)沉降裂缝:由地基基础不均匀(差异)沉降引起的墙体正八字形、倒八字形斜裂;由灰缝灰浆粉化压缩引起的上部水平裂;由支座沉降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竖向开裂等等;
(4)变形裂缝:由变形引起的墙面交叉裂;纵横墙连接竖向裂;倾斜引起的断裂等等;
(5)结构裂缝:由荷载作用引起也叫荷载裂缝,如大梁下墙柱的多条竖向裂缝;梁板受力主筋处的横向水平裂缝、斜裂、跨中的环绕贯通竖裂;支座边的剪切斜裂;受拉杆件的横裂等等。
以上这些种类的裂缝中,属(1) 、(2) 和小量的 (3)三种裂缝不属危险,属较大缝宽的 (3) 、(4) 且缝宽在发展和 (5)三种则属危险裂缝,但也不是的,需要作现场鉴定分析,如火灾引起重要构件的开裂等。总之判定何种裂缝要与结构的受力状态联系起来分析,所谓“看部位”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