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红木》国标中的一大类别,红酸枝家族成员众多,包含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巴里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中美洲黄檀七个树种。如何甄别这些不同种类的红酸枝?它们各自又有哪些木性特点?本文就以此切入,为读者详尽展示红酸枝的家族图谱。g23fen456zj78
红酸枝木类涵盖木材种类较多、不同树种的红酸枝木材外观较为接近,并在价格上存在不小的差异,为消费者选购红酸枝类家具带来了不少困惑。
从现有的科学鉴定手段上来看,在不提供树叶标本等附加前提下,仅凭木材样本很难鉴定到具体树种,换而言之,很难以科学实验的方式确定一个红酸枝木样究竟属于交趾黄檀、微凹黄檀或其他红酸枝树种。于是,对于消费者而言,掌握基本的鉴别方式,就成为购买红酸枝家具必须要做好的功课。
对于红酸枝木类的限定,《红木》国标中规定了几个必要条件:
黄檀属(Dalbergia)树种;
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弦向直径不大于200μm; 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木材的心材材色红褐至紫红。
在红酸枝树木种类及其木材特征中又如此描述:
生长轮类型为散孔材至半散孔材,心材红褐或紫红褐色,轴向薄壁组织为同心层式细线状或窄带状,结构细,气干密度绝大多数甚大,波痕可见或明显,有酸香气或很微弱,主要产地为热带地区。且在备注中指明:红酸枝绝大多数沉于水,由于纹理交错在径切面上常形成带状花纹。
通过这一描述,我们对红酸枝木类有了一个简单了解,通过对七种红酸枝木材的横向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红酸枝木材必须是黄檀属树种。黄檀属,是《红木》国标中五属八类中的一个树属,其余四个为紫檀属、崖豆属、铁刀木属和柿树属,而黄檀属中又包含了三个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还有本文的主角红酸枝木类。而在黄檀属中,负盛名的就是香枝木类中的降香黄檀,即俗称的海南黄花梨,而红酸枝木类则是其中应用为广泛的。
从红酸枝木类的使用范围上看,目前使用多且受欢迎的红酸枝木材是交趾黄檀,为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巴里黄檀(排名不分先后),而赛州黄檀、绒毛黄檀和中美洲黄檀这三个树种在国内鲜有使用。
第三,从木材分布上看,东南亚的老挝、缅甸、柬埔寨和南美洲及墨西哥等地是红酸枝木材的主要产地,除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产自东南亚外,其余均产自南美洲及墨西哥。
第四,从作为中国硬木家具用材的历史上看,交趾黄檀和巴里黄檀的使用传统悠久,是奥氏黄檀,才是产自美洲的微凹黄檀。
第五,从木材色泽上看,由于产地的差别,产自东南亚的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新切面多为紫红褐或红褐色,而产自南美及墨西哥的微凹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和中美洲黄檀除红酸枝木材常有的红褐色之外,新切面还会呈现出金黄、橘红等色,或伴有橙红褐色条纹。
后,同等条件下从气干密度上看,气干密度大的是赛州黄檀,为1.20g/cm3。
作为红酸枝木类中的常见树种,下文将对交趾黄檀、微凹黄檀、奥氏黄檀和巴里黄檀进行分别论述。在此,我们先对其余三种进行简单概括。
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tsDucke):又名紫罗兰酸枝,是巴西产黄檀属珍贵树种,也是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王室家具的用材之一。塞州黄檀木材新切面呈现鲜明的紫罗兰色,在年代久远的西洋家具上则为琥珀褐色,常带较密和规则的紫褐或黑褐色细条纹,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没有酸香气或很微弱,结构细腻。近,塞州黄檀已进入。
绒毛黄檀(Dalbergia fulescens var.tomentosaTndl):与赛州黄檀产地相同,心材微红、紫红,常带深红褐或橙红褐色条纹,没有酸香气或者很微弱,结构比较细腻。
中美洲黄檀(Dalbergia granadilloPittier):产自南美洲及墨西哥,心材新切面暗红褐、桔红褐至深红褐,常带黑色条纹,新切面气味辛辣,结构较细。
进入本文的重头戏,对四大红酸枝树种的全面解读:
交趾黄檀
拉丁名: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 商品名:Siam rose- wood 产地:东南亚其他名称:老挝红酸枝、大红酸枝、柬埔寨檀 使用时间:清中期至今 易混淆木材:巴里黄檀、微凹黄檀
生长以及分布情况:
交趾黄檀主要产自中南半岛北纬22°—10°之间,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甚至缅甸都有产出,倘若从目前的覆盖面积上来讲,柬埔寨数量多,故现在也有人称交趾黄檀为“柬埔寨檀”。清代时,红酸枝多从老挝进口,于是有了后世的“老挝红酸枝”概念,而当下,主要出口国成了柬埔寨,于是又衍生出“柬埔寨檀”一说。
交趾黄檀主要生长于海拔100米至海拔400—500米的半落叶季风雨林或河边常绿林中,在老挝山地海拔1000米处也可见到此树种,这或许就是适应其生长的高海拔高度了。栖息地年降雨量为1200—1700mm,个别迎风山坡可达3000mm。适应年平均气温20—32℃,低气温10℃。交趾黄檀对土壤要求低,主要生长于较深的沙质土壤、粘土层和石灰钙质土壤中,耐旱(产地每年有3—6个月的旱季),但生长速率相当缓慢。幼树耐荫,随生长逐渐变为喜光。砍伐后可再生为矮灌木。
木性:
交趾黄檀木材为散孔材。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鲜红褐至暗紫红褐色,较老的植株木材色泽可为黑色。纵剖面上有宽窄不等的深褐色带状条纹,管孔槽明显;边材淡黄色,宽3—5cm。生长轮不明显。管孔在肉眼下可见,管孔略小至中,大小不一致,分布不均匀。心材管孔内含大量褐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丰富,在肉眼下可见,放大镜下明晰,呈密集带状连接(或断续)排列成同心层,环管状、翼状及轮界状。木射线叠生,甚密至密,甚细至细,仅在放大镜下隐约可见。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胞间道未见。木材具光泽,锯解时有酸臭气味,经久消失,无特殊味道,纹理直或斜;径面略具交错纹理;结构细,均匀。材质硬重,气干密度为1.07—1.09g/cm3。
使用情况:
传统意义上,交趾黄檀可谓“红木”之正统,在所有的红酸枝类木材中,历史上使用广的、古典家具中使用多的,当属交趾黄檀。
与现在不同,过去的“红木”概念专指“酸枝木”,紫檀、黄花梨等进入现代“红木”认知范畴,是在《红木》国标颁布后才予以确立的。为了方便起见,人们习惯上也经常将交趾黄檀俗称作“大红酸枝”或者“老挝红酸枝”,以此区分其他红酸枝类木材。而“老红木”的称谓,则应是民国以来才出现的概念,直到日,倘若提到“老红木”,人们仍习惯上认为它指的就是交趾黄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