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在国内销售需要做GB4806食品级检测报告吗
天冷了,娃的杯子别买错!符合这4点才放心
天气正在转凉,想要娃舒舒服服的喝水,保温杯该准备起来啦。
zui近咱们后台,就有一大波求推荐保温杯的——
给娃买保温杯,可要擦亮眼睛了!编辑部茶茶,去年冬天把娃送回老家,外婆在小店买的保温杯,喝了几个月居然生锈了……
生锈都算小事了。今年 9月,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监测发现,有 1 批次的不锈钢保温杯,铬迁移量超标 3 倍,镍迁移量超标 1 倍。
这个怎么测出来的呢?先把保温杯放在 4%浓度的醋酸中,煮沸 30 分钟,在室温放置 24 小时后,测试有多少金属跑到水中了。
如果使用劣质或回收的不锈钢做原料,在制造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工艺不成熟、不稳定等,都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
重金属超标的,谁还敢拿来喝水?
央视曾经曝光过,某些三无保温杯重金属超标,类似的新闻也是年年有:
那么,到底要怎么挑保温杯呢?研究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保温杯,今 天糕妈来交作业啦。
1
材质是第 一位
只选 304 或 316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4806.9-2016),保温杯要选这几种材质的:
看不懂这些名词没关系,目前普遍使用的内胆材质是 304 或 316 不锈钢。
304不锈钢(06Cr19Ni10)是符合内胆材料标准的,平时装水装食物是完全没问题的。
316 的比304的耐造,冷热酸甜都不怕,但价格也更贵。
日常使用,304就够了。想要更好品质的,就选316。
2
容量大小要挑对
保温达到 6 小时就够用了
保温杯的热气,主要是从杯口散发出去的。容量大、瓶口小,保温效果就越好。
同样是保温杯,在杯身粗细差不多的情况下,宝宝款的保温效果就比成人款的差。
4.jpg
宝宝保温杯还有吸管盖,相比成人款,热气跑得更快。
考虑到宝宝的使用场景,只要每天都能灌到热水,保温达到 6 个小时就够用了。
比如早上灌的 50℃的水,到中午还保持在 40℃ 的样子,这样喝下去并不会太冷。
有用户就吐槽,她家保温性能太好,放很热的水进去,带出去一 天热的喝不上。
参考资料:
1.GB/T29606-2013《不锈钢真空杯》
2.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3.GB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4.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什么是食品接触材料?
食品接触类材料指一切用与加工生产包装存储运输食品过程中与食品能够接触到的材料.常见的材料包括各种塑料、金属、陶瓷、玻璃、竹木制品等,比如啤酒瓶,真空塑料包装袋、易拉罐等。
“食品接触材料”(Food Contact Materials, 简写:FCM)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中与食品有接触的材料。涉及的产品包括: 食品包装 餐具、厨具 食品加工机械 厨电产品等 食品接触材料包括:塑料、树脂 橡胶、硅胶 金属、合金 纸张、纸板 玻璃、陶瓷、瓷釉 着色剂、印刷油墨等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可能会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影响食品的气味、味道以及颜色,更可能会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毒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这些化学成分会迁移到食品中而被人体摄入,危害人类健康。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认证涵盖的产品范围
食品级测试针对所有的材料,包括用zui新工艺生产的产品,如烧烤架的铬镀层,烹饪平底锅特弗龙涂层的耐温性测试,水壶中的硅胶密封圈测试等。
涉及的领域包括:陶瓷、合成塑料、聚氯乙烯、增塑剂、纸制品、皮革、纺织品、化妆品、烟草等等。
涉及的产品包括:
1、电器产品:烤面包炉、三明治炉、电水壶等;
2、食品储藏用品:强化玻璃菜板、不锈钢锅等厨具;碗、刀叉、勺、杯盘类餐具;
3、服装、被褥、毛巾、假发、假睫毛、帽子、尿布及其它卫生用品,睡袋、鞋子、手套、表带、手提包、钱包/皮夹、公文包、椅子包覆材料;
4、纺织或皮革玩具和含有纺织或皮革服装的玩具;直接使用的纱线和织物;
5、各种化妆品及烟草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