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我国黑龙江省的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而言,找出病虫害起因并通过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治理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困难的原因1、森林病虫害发生特性由于森林害虫等体积较小、繁殖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性,当森林病虫害发生时,往往传播迅速且难以治理完全。
由于目前我国对于各种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许多害虫、病菌抗药性增强,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对加大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難度。在病虫害爆发后,由于病虫害发生面积广,数量多,我国目前已掌握的技术不能对大面积的病虫害迅速进行治理将其消灭完全,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理十分艰难。
人工造林对病虫害抵御能力较差目前我国人工造林的面积正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在黑龙江,由于人工造林的各种限制,往往树种较为单一,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相对较差,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扰。人工林受到病虫害侵扰后,为病虫害提供了大量供其生长繁殖的资源,造成病虫害在人造林中迅速漫延,甚至会扩展到天然林,对天然林造成破坏。
对病虫害缺乏防治意识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由于许多工作人员缺乏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农药等许多化学药剂使用不规范,不能及时认识到病虫害发生的,无法较好的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
由于缺乏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对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缺乏病虫害防治创新观念和意识,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相对不足,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得到提高。相关方面资金支持不能满足防治的需要,给病虫害防治造成新的困难。
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无公害防治是指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通过生物防治等方式,避免环境污染,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无公害防治可以有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通过建立病虫害防治工作监督管理体系,加深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防治病虫害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及时对发生状况的区域进行人员核实并追究责任,使病虫害防治在制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保障,确保病虫害防治部门工作的有序性和性。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宣传教育,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参加学习活动提高自身水平,从而更好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在森林病虫害发生初期即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阻止森林病虫害的扩大范围,避免病虫害对森林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工作时,除了需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巡逻观察,维持森林内的环境卫生外,还应做好监测工作。利用目前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安装森林病虫害监测设备,全面掌握森林生态系统实时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