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景观设计的思路
评价指标体系对建筑场景提出了约束性指标是采用地面、品台与屋顶、垂直绿化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立体、多层次复合绿化系统;这一约束性条件有些单一,也应该根据实际项目,因地制宜的去实现,不然景观千篇一律。指引性的建议是基于地方风貌基底与城市肌理,建立完整风貌控制体系;打造社区文化标志建筑物(含构筑物)是景观设计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两项条款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浅层次的在将建筑这一场景单来描述,割裂了建筑景观和其他场景之间的联系,建筑园林景观道路等规划设计必须是一个大背景下的设计,其他的场景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不能仅仅把景观设计定义到建筑场景之中,很多景观兼有教育、健康、人文、交通、服务等功能性的设计,当然这一切需要通盘考虑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人文等多个领域,必然要有综合性人才领衔,推广全过程的设计,才能将理念性的成果向前推进。
增加可食用性景观
未来社区建议合理运用可食用性植物去营造景观,既可以提高社区的绿化面积,又能产生诸多有益的价值,例如:根据植物生长的习性、形状、颜色、香味等元素营造景观空间,设计形式可以多样,选择本社区景观空间种植可食用的园艺植物,可以为社区人提供部分蔬菜水果,生态价值的很高。很多老年人希望通过种植来增加锻炼,让老年人或儿童参与到可食用景观的营造,即可节约景观的运营成本,又可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可谓一举多得。让儿童参与种植,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也极其具有教育意义。可食用性景观还可结合现代化、工厂化、标准化高新农业栽培技术,融合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也能够为社区提供创业机遇。
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素材。有了植物,城市规划艺术和建筑艺术才能得到充分表现。由植物构成的空间,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反映在景观变化上都极为丰富。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质量和美学价值都无与伦比。
翻开世界造园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起家的。随着历史的推演,造园的素材不断丰富和发展,造园可以无山无水,却不能没有植物。
植物景观配置(即植物造景)是根据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在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把植物材料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的风景资源,用于园林创作,可以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焕发精神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