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六一”儿童节的来临,儿童玩具市场迎来“旺季”,因儿童玩具造成的安全事故却仍有发生,损害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玩具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此类产品也一直是近几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产品。
根据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2022年发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选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各省级及部分市级市场监管部门2022年发布的儿童玩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情况见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部分地区儿童玩具产品不合格率超过30%,此类产品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对以上市场监管部门2022年发布的儿童玩具产品不合格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该类产品常见的不合格项目有可触及的锐利**、弹射玩具、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增塑剂、小零件、玩具标识、小球、突出物、刚性材料上的圆孔等,这几项占不合格项目总数的84%,具体占比情况见下图:
可触及的锐利**
可触及的锐利**是儿童玩具中一个重要的危险隐患,儿童玩具中如果存在可触及的锐利**,可能导致儿童玩耍玩具时被刺伤、划伤、割伤等。
弹射玩具
弹射玩具主要考核产品的弹射物动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可发射其他潜在危险的弹射物,是否有标注警示说明。该项目不合格,儿童在玩耍时眼睛或身体其他部位可能会被弹射物射伤。
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
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厚度如果不合格,其被儿童因为玩闹套于头部或覆盖口鼻部的时候,可能引发儿童窒息的危险。
采购时一定要选用厚度达到标准要求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GB6675中对*小尺寸大于100mm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的厚度规定为平均厚度不小于0.038mm,*薄厚度不小于0.032mm。或是采用其他包装方式替代塑料袋包装,如改用吸塑卡纸包装、纸盒包装等。
增塑剂
增塑剂能增加塑料的可塑性,添加到玩具中的增塑剂主要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其对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害作用,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尤其对处于发育早期的婴幼儿及儿童影响较大。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小零件
小零件是指正常使用和滥用测试后,按照标准测试能够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的玩具部件或碎片。
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有小零件存在,就有潜在的噎塞和窒息危险,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标准规定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存在小零件,3岁及以上但不足6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存在小零件应加警告语。
玩具标识
玩具标识可以给消费者提供购买指示(如在玩具上或包装上)、玩具开始使用前的提示(如在说明书上)及玩具每次使用前的提示(如玩具上的标识)等信息。
相关警示语对儿童在使用玩具以及家长在挑选玩具时有警示作用,可以引导消费者的正确选购及安全使用,是玩具产品中必不可少的文字内容。玩具上缺少相关标识信息,消费者缺少选购和使用信息,容易误导消费者,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伤害。
小球
小球项目主要是检查玩具产品是否存在会被儿童误吞导致窒息危险的小球部件。该项目不合格,婴儿或儿童在玩耍时容易吞入口中,造成哽塞或窒息的危险。
根据国家标准,3岁以下儿童玩具中不能出现小球;3~8岁儿童玩具中可以有小球,但也要有相关警告标识,以防止儿童误吞产生危害。
突出物
突出物是指玩具经过滥用测试后,相关零部件暴露在外而形成危险突出物,儿童跌倒在玩具突出物上会有被戳伤的危险。
刚性材料上的圆孔
刚性材料上的圆孔考核玩具产品上刚性材料存在的圆孔尺寸及厚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如果存在危险的圆孔,可能导致儿童在玩耍时因为玩具刚性材料上可触及的圆孔而发生夹住手指阻碍血液循环的危险。
儿童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的消费群体,由于年龄的限制,其在生理、智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必须重视关系儿童健康与安全的玩具质量问题。
玩具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把控生产原料及生产过程,提高玩具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市场监管部门应持续监管儿童玩具的产品质量,确保为儿童提供健康安全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