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荧光增白剂?
标准GB/T6687《染料名词术语》中定义为
“一种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照射下,
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纺织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强制要求,如GB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和GB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中都没有对荧光增白剂的限制。
常用的纺织产品执行标准中仅GB/T24252—2019《蚕丝被》中涉及荧光增白剂的要求(即填充物中不得检出荧光增白剂),其他哪怕是常用的婴幼儿纺织产品执行标准中也没有考核荧光增白剂。
但随着消费者逐渐意识到其潜在的危害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纺织产品中是否添加了荧光增白剂。
尤其是婴幼儿及儿童的贴身衣物,宝妈们更为关注,甚至购买荧光检测笔自测。
正因如此,品牌也开始重视,会对直接接触皮肤穿用的纺织产品额外增加考核荧光增白剂。
常见测试方法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一般分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式。纺织品中常见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分别为紫外灯照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紫外灯照射法,相关的标准有SN/T0309—1994《进出口纺织材料中荧光物质检验方法》。定性测试虽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出是否含荧光物质,且有些材料存在天然荧光现象,缺乏经验容易误判。
2)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关的标准有FZ/T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定量测试流程相对复杂且设备昂贵,但确能检测出产品中荧光增白剂的种类及其含量。
目前较多品牌选择采用紫外灯照射法判断产品有无荧光增白剂,无荧光现象则判定合格,有荧光现象则不合格。该做法其实并不合理,一是有些荧光现象不一定是荧光增白剂的原因,二是荧光增白剂种类繁多,不是所有荧光增白剂对人体都是有害的,一棒子打死并不合理。
但因FZ/T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试》仅规定了9种常用荧光增白剂的检测低限,想要通过定量测试来确定是否含有害荧光增白剂以及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也行不通。
测 试 建 议
一般来讲,在纺织产品使用过程中,那些可迁移荧光增白剂可通过皮肤等进入人体,风险相对更大,建议贴身纺织产品若在紫外灯下有荧光现象,可确定是否含可迁移荧光增白剂,测试建议参照标准GB/T27741—2018《纸和纸板可迁移荧光增白剂的测定》,即使用萃取液提取产品中的荧光增白剂,将纱布放入滤液中吸附,在紫外灯下观察纱布是否有荧光现象,来判断产品中是否含可迁移荧光增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