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城市市场尤其是一级城市,电熨斗已非常普及。中国的电熨斗生产企业众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为企业进行电熨斗性能测试提出了参考。自GBT18799-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立项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制定、修订后,工作组于2008年1月提出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行业内外各方的意见。工作组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及“征求意见稿意见汇总处理表”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处理结论,形成标准的送审稿及其附件,并于4月通过了取暖熨烫器具分技术委员会审核,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经批准,标准将于2009年5月1日实施。
主要内容
标准在章明确指出了目的和范围。标准的目的是说明和定义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熨斗的基本性能特性,并描述测试这些特性的标准方法。这就是说本标准既不涉及安全,也不涉及性能要求。在电熨斗性能测评中,被考虑的首要特性是将织物熨烫平整而又不造成织物烫焦或其他损坏的基本能力,这一特征不可能仅用一个单一的方法就能稳定而可重复地测出。电熨斗的特性测试中包括了对很多参数的检查,例如底板中点的温度、底板温度分布等等。
标准适用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熨斗,包括干式熨斗、蒸汽熨斗、带电动泵的开口式蒸汽电熨斗、喷雾式熨斗、带有一个容量不超过5L的独立水容器或蒸发器发生器的蒸汽熨斗。
标准在第三章对各种电熨斗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并对测试方法中使用到的一些术语进行了定义。
第四章给出了各种电熨斗性能的测量项目(见表1),相关测量项目用×表示,并指出按表1所列顺序进行测量。根据表1,需要先确定电熨斗类型,再对照表1对有×部分项目依次进行测量。需要指出的是,表1的注3明确要求报告数据应由**检测部门给出方为有效。
标准在第五章详细规定了测试的一般条件,如规定测量的环境温度、测量用电压、何为稳定状态、温度测量用的热电偶等等,统一了基本条件,为电熨斗的特性评价提供了可比性平台。
标准的第六章至第十四章是具体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也是标准的重点内容。
第六章是一般要求,主要是质量测定和电源软线长度的测量。质量测定中对于带一个独立水容器或蒸发器发生器的蒸汽式熨斗,分下述两步来测量电熨斗的质量并记录:一次是测量不充水时整机的总质量,包括熨斗、互连软管和独立水容器或蒸发器发生器等部件;另一次仅是测量手持熨斗以及互连软管,不包括独立水容器或蒸发器发生器等部件。对于带独立水容器或蒸发器发生器的熨斗,标准未明确规定其电源软线长度的测量,但其电源软线长度的测量应是从水容器或蒸发器发生器的入口处或入口处的连接器到电源插头,包括所有的软线护套。
第七章是温度测量,主要是加热时间的测量、初次超常温度和加热超温的测量、底板温度的测量、热点的测定、温度分布的测量以及热点温度的周期性波动测量。测量时,注意电熨斗的放置以及热电偶的布置。
第八章是喷雾功能评测,主要是喷雾质量的测定和喷雾图案的测定。测定喷雾质量时,需要注意喷雾系统通过使喷雾装置工作几次(或3s)来准备,即在测量质量W1时喷雾系统已经是正常工作状态;注意天平秤的准确度至少为0.1g。测定喷雾图案时,需要注意喷雾系统是否已经为正常工作状态和布料的准备处理。
第九章是蒸汽工作的测量,主要是蒸汽工作的加热时间测量,蒸发时间、蒸发速率和水泄漏速率的测量以及短促喷发蒸汽质量的测定。注意根据电熨斗的类型选择对应的测量方法,并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量。
第十章是熨平度的评测,主要通过试验织物的折痕、电熨斗的状态准备、熨烫、带短促蒸汽喷发的熨烫、评价等几个步骤来确定电熨斗的熨平度。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电熨斗之间的比较。
第十一章是输入功率和能量消耗的测量。电熨斗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其输入功率;能量消耗数主要是测量加热工作期间能量消耗和熨烫期间能量消耗。进行该项测量时需要注意电熨斗的状态设置,以及测量设备的准确度。
第十二章是底板测评,主要是底板光滑度测定、底板耐划痕测量和底板上聚四氟乙涂层或类似涂层附着力的测定。
第十三章是调温稳定性测量,主要包括加热试验测量T1,循环周期后测量T2,以及跌落试验后测量T3。温控器漂移按如下计算,数值用%表示,作为调温稳定性的一种反映。
加热试验温控器的漂移=(T2-T1)T1
跌落试验温控器的漂移=(T3-T2)T1
总漂移=(T3-T1)T1
第十四章是硬水总蒸发时间的测定。需要注意硬水的准备以及重复试验至足够的次数。
第十五章和十六章是关于使用说明以及在销售点的信息要求。
使用说明中应含有关于器具及其附件(如果有的话)使用方面的信息和关于为保证器具的正常运行所必须的清洁方面的信息。
如果适用,则销售点应给消费者提供下列信息:熨斗类型(干式熨斗、蒸汽式熨斗、带电动泵的开口式蒸汽电熨斗、带蒸汽蒸发器发生器的熨斗等);电压电压范围(V);频率(Hz);输入功率(W);软线长度(m);重量(g)(不带电源软线的熨斗);重量(g)(整个器具,例如:包括电源软线、水箱蒸发器);底板材料和涂层;耐划痕(优质、良好、较差);使用的水(硬度由制造厂指定的自来水、软化水);专用附件的使用;蒸发速率(gmin);短促喷发蒸汽(gshot);附加的功能特征,例如喷雾、除垢装置、防滴漏、自动切断、可分离水箱。[!--empirenews.page--]
资料性附录:附录A压力式蒸汽电熨斗或快速式蒸汽电熨斗的蒸发时间、蒸发速率和水泄漏速率的测量;附录D电熨斗的分类;附录E电熨斗的型号命名。
规范性附录:附录B熨烫板;附录C棉制织物。
新旧标准的差异
本标准将代替GBT 18799-200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与GBT18799-2002的主要差异如下:
1.在章中明确列出适用的电熨斗类别名称;
2.在第三章中增加了六个定义;
3.试验方法的章节重新进行了编排;
4.在第九章对蒸汽工作的测量方法中,分开口式、压力式和快速式蒸汽电熨斗给出试验方法;
5.增加“带短促蒸汽喷发的熨烫”(10.4)、“底板耐划痕的测量”(12.2)、“能量消耗的测量”(11.2)等试验方法和“使用说明”(15)、“在销售点的信息”(16)两章要求。
是推荐性标准,但本标准的实施能够让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明白哪些性能特性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引导电熨斗企业加大研究投入,开发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推动整个电熨斗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