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迁移
即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按各自导电率所允许的程度在它们之间分配。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在固体上(如静电除尘)时,会产生有力的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初始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电荷迁移。某种极性离子或自由电子附着在与大地也绝缘的物体上,也能使该物体呈带静电的现象。带电的物体还能使附近与它并不相连接的另一导体表面的不同部分也出现极性的电荷现象。某些物质的静电场内,其内部或表面的分子能产生极化而出现电荷的现象,叫静电极化作用。例如在绝缘容器内盛装带有静电的物体时,容器的外壁也具有带电性。
为防止静电引发燃烧爆炸事故,应依照标准 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进行防静电设计。一般来说,如果介质的z小点燃能力小于 10MJ就应该考虑采用防静电措施。对工艺流程中各种材料的选择、装备安装和操作管理等过程采取预防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和电荷的聚集。
防静电技术大都遵循以下三项原则:抑制、疏导、中和。因为普遍认为完全不产生静电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抑制静电荷的聚集,如严格限制物流的传送速度和人员的操作速度,将设备管道尽量做得光滑平整,避免出现棱角,增大管道直径进而控制流速、减少弯道、避免振动等均可以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若抑制不了就设法疏导,即向大地泄放,如将工作场所的空气增湿,将一切导体接地,在工作台及地面铺设导静电材料,操作人员穿导静电服装和鞋袜,甚至戴导静电手环,对于导体,应对设备进行跨接以确保接地良好。盛装粉体的移动式容器应由金属材料制造,并良好接地,袋式除尘器和收尘器应采用防静电滤袋,防静电滤袋通过在普通滤布中织入金属丝的方法增强滤袋的导电性能,通过滤袋架将静电导入大地等。若疏导不了就设法在原地中和,如采用感应式消电器、高压静电消电器、离子风消电器
等,对于塑料类等电阻率大的粉尘,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异性离子来中和静电荷等。
目前采取了一些消除静电的措施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完全杜绝静电危害。经过多年来对各种防静电手段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哪些方法仍属局部防治,总有防治措施未保护到的区域可能会产生静电危害,于是人们设想能否找到全方位全环境的静电防治方法。与传统的静电防治观念不同的是,全方位全环境静电防治所关注的不再是一个个具体的产生静电的部位或工作面,而是整个工作区域的全部空间,其核心是致力于消除所有设备、物料、人员在各个环节所有工作过程中由于流动摩擦而产生静电聚集的可能性。这种全新的概念已成为现代工业以及办公自动化和家用电子设备防治静电危害的指导原则。根据这种指导原则,要实现全方位全环境静电防治必须开发以下关键技术。
①在相对封闭的生产或工作环境中对地面、墙壁、天花板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具有良好的导静电性能。
② 对所有设备工作台面坐椅等采取表面处理措施,有效地改变各种材料的表面阻抗使其受到摩擦作用时不产生静电或静电荷不能聚集。
3对该环境中的操作或工作人员采取全面的防静电保护,使其人体静电达到z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