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颁布方面,逐渐由国家各部委密集发布规划文件等转为省市县等各级地方政府落实具体高质量发展和项目落地阶段。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19次提及冷链物流;国家层面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等规划文件继续引导冷链高质量发展。浙江、江苏、天津等省市,营口、盘锦等地市级,深圳市盐田区、邢台市信都区等县(市、区)出台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建设实施方案或者扶持措施等落实和引导各区域冷链有序建设。
发展导向方面,大力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努力夯实冷链物流“三级”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冷链物流运行体系,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促进冷链物流与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等融合发展,支撑构建国内国外循环新格局,对冷链物流全流程、全环节、全场景等提出更高发展要求。
点评:
2023年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县级市、旗、区)四级政府继续鼓励支持并落实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但未来冷链窗口期有待缩减。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慧畅通、转型升级、融合联动、优化服务、创新新业态、培育新经济等为高频关键词,指明发展方向。
二、千亿资金活水浸润冷链物流洼地,但不可大水漫灌
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对冷链物流的资金支持,其中,继续安排专项债券支持建设冷链物流设施,明确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
“十四五”期间,农发行将提供1200亿元综合授信,聚焦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的冷链物流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不断完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建设,推动形成冷链物流产业走廊。截至2023年,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建设3批6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农业农村部也积极谋划农产品骨干物流基地建设。
点评:
财政、金融及重大项目等继续加码,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要注意合理有序发展,不大水漫灌,不预支未来。
三、冷链进入存量见顶和增量探寻新周期,消费决定总量
冷链的存量市场主要包括食品生产企业、连锁餐饮、商超连锁等带来的冷链业务。近几年消费降级,市场疲软,冷链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达不到冷链物流企业增长的速度,存量见底,市场盈利开始越来越困难。增量市场包括进口冷链产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火热崛起预制菜等食品加工新业态、出口产品等带来的冷链业务等。
很多国内企业开始全球布局,寻求增长第二曲线。例如,凯雪冷链执着打造中国冷链行业,坚持走出去,不断耕耘更多更大的市场。快乐柠檬(2000多家)、台式茶饮CoCo(300多家)、蜜雪冰城(突破3000家)、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新茶饮纷纷出海,大多数更加热衷于东南亚市场。
点评:
冷链赛道由“增量竞争”逐渐转向为“增量和存量竞争共存”,并积极开发“新增量”。快消食品及冷链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寻“增量”,未来需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跨境冷链支撑。
四、“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冷链产业双循环明显加速
“经十年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范围广、规模大的国际合作平台。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联通架构基本形成。中欧班列从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基本形成东、中、西3条铁路主干道,通达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393个港口。“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这些都使得未来跨境冷链业务更加频繁。
点评:
跨境冷链物流需要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推进国际冷链业务畅通高效、智慧便捷、安全规范发展,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五、冷链低碳和ESG治理:负重的飞轮,未来的壁垒
全球TOP10企业中90%已进行ESG实践。如大的冷链企业LineageLogistics正式签约气候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将ESG作为投资指引的关键。日立物流集团将低碳运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提出到2030年,75%的设备将改用天然制冷剂等。
我国已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顶层政策。冷链行业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并将ESG发展融入企业规划,体现担当和能力。如万纬冷链在上海打造了零碳冷链物流园,通过人体感应照明,热氟融霜代替电融霜,避峰填谷提高“谷电”使用率等来降低运行能耗。京东物流ESG报告中提出,将于2025年全面淘汰R22型制冷剂,替换为R507以及二氧化碳复叠式制冷剂。
点评: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的大背景下,“冷链低碳绿色化”是大势所趋。国际上,ESG已上升战略高度;国内,企业齐发力,积极践行ESG理念,推动全球冷链物流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