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市厂房危房评级检测鉴定收费
一、九台市厂房危房评级检测鉴定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和步骤:
(1)初步调查:对图纸资料、建筑物建设和使用历史、受灾历史、现场考察,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试验工作大纲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
(2)详细调查:结构基本情况勘查、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检查、材料性能检测分析、承重结构检查、水情资料分析调查等。
(3)安全性鉴定评级: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三个层次进行。每一层次分为A、B、C、D四个安全性等级。
(4)适修性评估:按每种构件、每一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别进行评估。
(5)鉴定报告:报告深度应满足相关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要求。
二、九台市厂房危房评级检测鉴定,厂房结构体系、结构布置的宏观控制和抗震构造措施鉴定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尙应符合下列定:
1当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等不利于抗震时,宜提高该构件的配筋等构造鉴定要求。
2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应满足结构整体性的要求;装配式厂房应有较完整的支撑系统。
3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应满足不倒塌伤人的要求;位于出入口及临街等处,应有的连接。
4 当建筑场地位于不利地段时,尚应符合地基基础的有关鉴定要求。
3.5.8房屋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可根据建筑所在场地、地基和基础等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作下列调整: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于甲、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的构造措施进行鉴定;对于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要求的构造措施进行鉴定。
2 Ⅳ类场地、复杂地形、严重不均匀土层上的建筑以及同一建筑单元存在不同类型基础时,可提高抗震鉴定要求。
3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7度(0.15g)的地区,各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宜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采用。
4 对密集的建筑,包括防震缝两侧的建筑,应提高相关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
房屋建筑抗震能力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以及工作步骤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震能力鉴定评级,应按构件(楼层)、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各分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分为四个抗震能力等级,并应按表3.5.9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从**层开始,逐层进行:
1)根据构件抗震承载力评定结果,确定构件的抗震承载力等级;
2)根据子单元抗震宏观控制和抗震构造措施项目及抗侧力构件与其他构件集承载能力的评定结果,上部结构子单元的抗震能力等级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a 评定抗震宏观控制的抗震等级,并作为子单元的抗震措施等级;
b分别评定各楼层抗侧力构件和其他构件集的抗震承载力等级,应以楼层综合抗震承载力等级和各构件集抗震承载力等级中较低一级作为楼层的抗震承载力等级,并应以楼层较低的抗震承载力等级作为上部结构子单元的抗震承载力等级;
c应对上部结构子单元抗震措施等级和抗震承载力等级进行综合评定子单元抗震能力等级。2)根据场地、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子单元的评定结果,取子单元中较低一级作为鉴定单元的
抗震能力等级。
2 各层次抗震能力鉴定评级,应以该层次抗震能力的评定结果为依据确定。
三、九台市厂房危房评级检测鉴定,厂房结构安全性鉴定
(一)结构承载力复核验算
根据建筑物建造时期的有关设计规范,采用检测结果提供的有关构件实际尺寸、配筋、混凝土推定强度等,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1.计算依据
(1)荷载
恒载:楼面3.7kN/m2;屋面4.5 kN/m2。
活载:楼面3.5kN/m2;上人屋面1.5kN/m2。
(2)材料强度
钢筋:Ⅰ级钢筋fy=210N/mm2,Ⅱ级钢筋fy=310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柱C14,梁C20。
(3)抗震设防烈度:7度;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三级。
(4)基本风压:w0=0.75kN/m2。
(5)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M、PK程序。
厂房结构安全性鉴定结果
1.地基基础鉴定
按地基变形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进行鉴定。
根据现场观察,建筑物在经过多年使用后,建筑场地地基稳定,无滑移迹象;建筑物无整体倾斜和不均匀沉降变形;上部结构无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其它不良反应。
鉴定结论:地基基础结构安全性达到A级标准。
2.上部结构鉴定
(1)厂房的实测结构构件的布置和截面尺寸与图纸一致;结构平面布置合理、竖向布置连续均匀,结构整体性好,传力途径合理,连接方式可靠。
(2)混凝土构件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无疏松或其它劣化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