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境外投资备案的定义
境外投资备案,简称ODI,英文全称为OverseasDirectInvestment,即境外直接投资。是指国内企业投资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时,不论是新设公司、新建项目还是并购股权,只要涉及直接或间接获得境外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就需要进行境外投资备案。如果企业境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需要实行核准管理。
二、为什么要做境外投资备案?
1、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完成境内资金出境,达到境外获取外币的目的;
2、开拓境外市场,获得当地政策或税务优惠,加快资本积累速度;
3、方便与境外客户的业务转账,减少转账手续和成本(如跨境电商);
4、越早获得批复并汇出投资资金,就越早获得境外投资主动权与优先权;
5、企业境外上市,无合规障碍;
6、后续境外资金返程回国投资,可以享受省市各级财政部门给予的相应资金补贴;
7、境外资金合规返程回国内投资主体,如无之前的合规投资备案,或会被银行拒收,或会被课以罚款性重税;
三、如果不做境外投资备案,有什么后果?
1、投资主体中止或停止实施、处以警告;
2、提供融资、担保的依法依规处理;
3、外汇进出受限。
四、境外投资备案的条件
1、符合“境外投资”定义:境外投资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在境外拥有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权益的行为;
2、主体和成立时间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均可申报境外投资。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无法提供审计的财务报表,一般无法通过审批部门的核准或备案;
3、股东背景、资金来源、投资真实性要求:无法具体说明境内股东或合伙人背景、资金来源(例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以及境外投资项目真实性的,很难通过审查;
4、财务要求:Zui近一年独立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率zuihao高于5%,资产负债率zuihao低于70%;
5、须注意的六个境外投资类型:大额非主业投资、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境外上市中资企业退市等类型以及房地产、娱乐业等领域的投资,受到主管部门严格审核。
五、 哪些境外投资项目需要备案?
2017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交部关于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将境外投资项目分成了鼓励开展、限制开展和禁止开展三类情况,通过“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
限制类还包括:
1、赴与我国未建交、发生战乱或者我国缔结的双多边条约或协议规定需要限制的敏感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2、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以上情况须经境外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六、境外投资备案类型
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境外投资的不同情形,对外投资备案分别实行:备案制和核准制。具体区分如下:
七、 境外投资备案流程
1、商务局核准或备案,发放《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企业应在收到证书2年内,在境外开展投资;
2、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境内投资人签署各项所需法律文件,发放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3、外汇管理局备案,银行审核发放外汇,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
备注:
1、商务局和发改委审批备案可同步进行;
2、境外投资备案主要需要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或地方发改委的核准或备案、商务局或地方商务部门的核准或备案、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地方分局(所在地银行直接办理,地方外管局通过银行实施间接监管)的外汇登记程序。
八、备案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境内)
2、境外公司章程原件
3、审计报告(境内)
4、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依样本撰写)
5、股东、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境内)
6、境外公司的名称,地址,董事信息
7、资金来源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