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内部审查与修改
组织内部审查:企业内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标准草案进行审查,审查人员应包括生产、技术、质量、销售、采购等部门的代表,以及企业管理层的相关人员。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是否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协调等。
收集意见并修改:认真收集审查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应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标准草案应进行内部审查,确保标准的质量和可行性。
5.专家评审
邀请专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专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标准化工作。专家的来源可以是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同行业企业等。
召开评审会议:组织专家评审会议,向专家组成员提交标准草案、编制说明等相关材料,并对标准的制定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专家组成员对标准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和建议,包括标准的技术内容、编写格式、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等方面。
根据评审意见修改:企业应认真研究专家评审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的修改和完善。对于专家提出的重大问题或修改建议,应与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修改后的标准符合专家的要求。
6.标准备案
准备备案材料:通常需要准备企业标准文本、编制说明、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产品检验报告(如有)等相关材料。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可以向当地的标准化主管部门或相关机构咨询。
选择备案方式:目前企业标准备案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两种方式。线上备案一般是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或当地的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上进行,企业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备案材料;线下备案则是将备案材料提交到当地的标准化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受理机构。
提交备案申请:将准备好的备案材料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申请企业标准备案。相关部门或机构会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将予以备案,并颁发企业标准备案证书;如果材料存在问题,会通知企业补充或修改材料。
7.标准发布与实施
发布标准:企业标准备案完成后,企业应正式发布标准,并将标准文本发放到企业内部的各个相关部门和岗位,确保员工能够及时获取和了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组织实施:企业应组织员工进行标准的培训和学习,使员工熟悉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操作要求,并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生产、检验、包装、运输等活动。企业应建立标准实施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8.定期复审与修订
定期复审:企业标准的有效期一般为 3年,企业应在标准有效期届满前进行复审。复审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的技术内容是否仍然适用、是否需要进行修订、与相关标准的协调性是否发生变化等。
及时修订:如果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发现标准的技术内容存在问题或需要进行改进,或者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发生了变化,企业应及时对标准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应按照上述办理流程重新进行备案和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