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竹木材料及制品用作食品接触材料具有悠久的历史,相较于塑料和金属,竹筷、竹制砧板等产品更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由于竹木材质的天然特性,其可能因微生物滋生或使用防腐剂、防霉剂、漂白剂等引起食品安全风险,但过去中国缺乏一个全面的安全标准来管理这类材料和产品。2014年国家卫健委启动了食品接触用竹木标准的制定工作。2022年6月30日,中国首个食品接触用竹木标准GB4806.1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正式发布,并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 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以下简称“食品接触用竹木”),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各种已经或预期可能与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接触,或其成分可能转移到食品中的以竹、木或软木为原料制成的材料及制品(包括软木塞和植物纤维板制品等)。
现针对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的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等要求分别进行解读。
一、基本要求
标准提出,食品接触用竹木应符合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1是强制性国家安全标准,其他任何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标准,必须在GB 4806.1的框架下进行。
二、技术要求
1、原料要求
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竹木使用的原料,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其中油、蜡及其他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及相关公告要求。标准GB9685主要是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使用的添加剂进行规定。
2、感官要求
食品接触用竹木的色泽需正常、无毛刺、无虫蛀、无异臭、无霉斑或其他污物等,竹木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不应有异常着色、沉淀、异臭等感官性能的劣变。
需要注意的是,天然软木由于树种特点和种植条件的影响,虫蛀属正常情况,软木材料及制品并不要求无虫蛀。
3、理化指标
为了控制食品接触用竹木在收集、加工和消费等环节可能引入或产生的污染物风险问题,标准设置了总迁移量、甲醛、二氧化硫、五氯苯酚及其盐类(以五氯苯酚计)等迁移物指标,以及噻菌灵、邻苯基苯酚、抑霉唑、联苯等四种杀菌剂的残留物指标。
二氧化硫迁移量、杀菌剂残留限量等指标规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4、微生物限量
由于竹木制品容易吸潮发霉,若生产过程中未做好防腐处理,使用过程中未保持通风干燥,使用一段时间后,竹木制品表面和内部就会滋生大量有害微生物,4806.12-2022标准规定: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过消毒或清洗而直接使用的竹木材料及制品,其微生物含量应符合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对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的规定。此限量需排除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竹木材料及制品。
5、其他技术要求
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材料的食品接触用竹木材料及制品,还应符合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等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三、其他
该项规定涉及迁移实验和标签识别。
迁移试验应按 GB 31604.1和 GB 5009.156的规定执行;本标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 4806.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