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zongju联合发布2023年第6号文件,其中GB4806.13-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下称新标准)将代替GB9683-1988(下称旧标准),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实施。
此次修订主要解决了
旧标准适用范围窄、测试方法
存在冲突等问题
新修订涉及原料要求、感官要求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内容
1
主要修订
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产品涉及多种材质,相关材质均有相应的产品标准管理。
为保证标准体系协调,新标准删除了旧标准中具体理化指标的规定,仅规定原则性要求。
通用理化指标
产品应符合各层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层和外层)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通用理化指标的规定。
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等筛查性指标,受到直接接触层影响较大,应符合各层规定,按照直接接触食品层执行;
各层材料有相同项目时,按照总则GB 4806.1的要求执行。
其他理化指标
产品应符合各层材料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公告中对特定迁移限量等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残留物指标和Zui大残留量(QM)仅适用于该层。
使用了涂料、油墨和(或)黏合剂的产品还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中对其他理化指标的规定。
当各层材料都规定了相同项目时,则依据GB 4806.1-2016中的规定确定指标限量。
2
具体变化如下: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3
关注要点
01
加强各材质原辅料的质量把控
原辅料是影响复合材料及制品安全性的首要环节,在采购原辅料时,应严格把控质量,避免使用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材料。
标准增加了微生物限定要求,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有更严苛的要求,建议企业严格做好产品的质量把控。
02
控制生产工艺的关键点
在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粘合、热熔等是常见的工艺环节,可能引入相应风险。建议加强生产工艺关键点控制,规避后续迁移风险。
03
加强信息传递
复合材料及制品一般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材料复合而成,涉及多个生产环节,不同环节引入或产生的物质均可能影响终产品的合规性。建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信息传递,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