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注册公司开展业务的企业数不胜数。对于香港公司而言,审计是一项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工作。
不少香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没有流水的情况,这让审计工作变得棘手起来。没有流水怎么做审计?
这不仅关乎公司的合规运营,更影响着公司的未来发展。若处理不当,还可能陷入各种风险和法律纠纷之中。
一、香港审计三大误区
误区1:没流水就不用审计?大错特错!
自2023年4月新规实施后,一切都有了明确规定:无论公司是否实际开展运营,只要没有申请“休眠”或者“豁免审计”,都必须按时提交审计报告。这意味着,即便你公司处于以下这些状态:
根本没有开设银行账户;
完全没有收入,也没有任何支出;
没有聘请员工,也没有租赁办公室场地。
在这种看似“零运营”的情况下,也需要制作“无运营审计报告”。要是忽视这一点,税务局可不会手下留情,直接就会开出罚单。
罚款金额Zui高可达10万港币,公司账户还有被冻结的风险,到时候公司的资金流转就会陷入困境,影响正常运营。
误区2:零申报就合规?这可差太远了!
很多人以为零申报就万事大吉,这可大错特错了!零申报并不等同于不用审计。在新规之下,想要进行零申报,必须满足6个条件:
没有开设任何银行账户;
没有与香港客户发生任何交易往来;
没有雇佣员工,也没有租赁办公场地;
没有使用任何商标或者专利;
没有在香港获取任何利润;
没有任何进出口记录。
只要不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就意味着公司是“有经营”状态,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进行做账审计。
要是违规进行零申报,那面临的处罚可就严重了,除了要被处以3倍税款的罚款,还得补齐过去7年的审计报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误区3:以前没审计,现在就不用补?想都别想!
税务局拥有7年的追溯权,就算你的公司自注册以来一直处于“躺平”状态,没有开展任何实质性业务,现在也必须补交从公司成立至今所有年度的审计报告。要是还心存侥幸,拖延不补,那麻烦可就大了:
公司董事将会被列入黑名单,个人信誉受到严重影响,以后再涉及商业活动可能会处处受限;
银行账户会被强制关闭,公司的资金存储和流转将受到极大阻碍;
甚至还可能面临刑事检控,一旦被起诉,不仅公司要承担法律后果,相关责任人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各位香港公司的负责人,一定要重视公司审计,按照规定合规操作,千万别因为一时疏忽,给公司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香港公司如何进行审计?
【无运营公司的审计选择】
1.不活跃审计报告
如果你的公司只是暂时停业,未来还有恢复经营的打算,那么这种审计报告就比较合适。它可以清晰地表明公司现阶段的状态,也为后续恢复经营做好铺垫。
2.申请休眠
要是你彻底不想经营公司了,那就需要向注册处申请休眠。要注意,一旦未来恢复经营,之前缺失的审计报告是需要补上的。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
【审计的时间节点】
1.新公司
在公司成立后的18个月内,需要进行首次审计。这是新公司必须要重视的时间点,按时完成首审,能让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及时梳理和规范。
2.老公司
对于已经运营一段时间的公司来说,每年要在年结日之后的1个月内完成审计工作。这有助于公司及时过去一年的财务情况,为新的一年做好规划。
【避坑指南,一定要牢记】
1.银行流水不等同于经营判断
有些老板可能认为公司没业务就不用审计,这可不对!哪怕公司实际上没有开展业务,但只要银行账户有转账记录,税务局就会认定公司“有运营”,就需要进行正常的审计工作。别忽视银行账户的动态。
2.选择香港持牌会计师
审计工作专业性强,一定要找香港持牌会计师来操办。千万不要为了贪便宜,使用所谓的“零申报模板”。这种违规操作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专业的会计师能确保审计工作合法合规,为公司规避风险。
3.妥善保留7年财务记录
税务局有权随时抽查公司近7年的财务记录。一定要把这些记录妥善保存好,以备不时之需。要是记录缺失,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合规审计,就是在省钱审计可不是白白花钱,它是保护公司的一道重要防线。做好审计,能帮你避免天价罚款,保住公司的银行账户。
尤其是做跨境业务的老板们,更要重视起来,别被错误的观念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