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以GB/T 17799.3-2012《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 为基础,结合光伏行业特性补充相关标准,明确 30MHz-1GHz 频段的辐射限值及接口干扰要求。
辐射发射限值(参考 GB 4824-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匹配光伏逆变器分类)
光伏阵列接口特殊要求
接口共模电流需≤50mA(30MHz-1GHz),避免长线缆(通常 10-50m)成为辐射天线;
需覆盖光伏直流侧典型电压(600V/1500V),验证高电压下的辐射稳定性;
耐受户外环境(-40℃~70℃、湿度 95% RH),环境应力后辐射值波动≤3dB。
测试需模拟光伏逆变器直流侧的实际工作场景(带光伏阵列负载、长线缆连接),通过 “静态摸底 + 动态工况 + 环境应力” 三层测试,捕捉辐射特性及接口干扰。
10 米法全电波暗室:满足 30MHz-1GHz 辐射发射测试,配备可升降接收天线(高度 1-4m)、直径 6m 转台(承重≥50kg),隔绝外界电磁干扰;
光伏阵列模拟器:可模拟不同光照强度(200-1000W/㎡)、温度(25-60℃)下的光伏输出特性,还原真实负载;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温度范围 - 40℃~85℃,湿度 95% RH,用于环境适应性测试。
| 设备名称 | 型号示例 | 核心用途 |
|---|
| 频谱分析仪 | R&S FSW67 | 30MHz-1GHz 频段辐射值采集,支持准峰值 / 平均值检波 |
| 近场电磁扫描系统 | ETS-Lindgren | 定位干扰源(如 DC-DC 模块、接口连接器),精度 0.5mm |
| 光伏阵列模拟器 | Chroma 62150H-600V | 模拟光伏阵列输出,提供 0-600V/1500V 直流电压 |
| 共模电流探头 | Tektronix CT6 | 测量光伏接口共模电流,频率覆盖 30MHz-1GHz |
静态摸底测试
动态工况测试
环境应力测试
通过近场扫描与工况对比,直流侧供电模块的 30MHz-1GHz 辐射及光伏接口干扰,主要来自以下 3 类路径:
DC-DC 开关模块:高频开关动作(如 LLC 拓扑,开关频率 100kHz-500kHz)产生的高次谐波,通过 PCB 寄生参数(如引线电感、焊盘电容)辐射,覆盖 30MHz-1GHz;
光伏接口共模电流:模块接地不良或 Y 电容失衡,导致共模电流通过光伏线缆外皮流动,长线缆(≥30m)会将共模干扰放大为辐射;
驱动电路振荡:DC-DC 驱动芯片(如 UC3846)的高频信号(1-10MHz)耦合至接口信号线,通过光伏阵列传导并辐射。
对比 “接线缆” 与 “不接线缆” 的辐射差异:若接线缆后辐射值升高≥10dB,说明线缆是主要辐射载体;
测试接口共模电流:若共模电流>50mA(30MHz-1GHz),需优先抑制共模路径;
检查接口防雷器件(如 TVS 管、压敏电阻):若器件寄生电容过大(>100pF),会在高频段形成辐射通道。
针对干扰源及光伏接口特性,从 “屏蔽 + 滤波 + 布线” 三方面优化,重点解决 30MHz-1GHz 辐射及接口干扰。
模块本体屏蔽:采用双层屏蔽罩,内层为镀镍铝合金(厚度 1.5mm,屏蔽效能≥60dB@30MHz-1GHz),外层为耐 UV 工程塑料(添加炭黑,增强抗老化),屏蔽罩与模块接地平面通过铜柱(阻抗≤0.1Ω)单点连接;
光伏接口屏蔽:接口连接器采用带屏蔽壳的型号(如 TE AMP 系列),屏蔽壳与模块屏蔽罩直接搭接(搭接电阻≤50mΩ);光伏线缆选用双层屏蔽线(内层铝箔 + 外层镀锡铜网,编织密度≥90%),线缆屏蔽层两端分别接模块屏蔽罩和光伏阵列接地端。
DC-DC 模块滤波:在 DC-DC 输入侧串联共模扼流圈(磁芯为纳米晶,电感值 100μH@1MHz),并联高频 MLCC 电容(100nF/50V,X7R 材质),抑制开关谐波传导;输出侧并联 RC 吸收网络(R=10Ω,C=1nF,高频陶瓷电容),降低 dV/dt 至 5kV/μs 以下;
光伏接口滤波:在接口处集成防雷 + 滤波一体模块(如 TDK B82790 系列),内置共模电感(50μH)和 Y 电容(1000pF,耐高压 1500V),抑制共模电流与浪涌;
接地优化:模块内设置独立接地平面,功率地(DC-DC、接口)与信号地(驱动芯片)通过 0Ω 电阻单点连接,避免地环路干扰。
功率器件(如 MOSFET、电感)与光伏接口保持≥10mm 距离,减少高频信号耦合;
光伏接口信号线(如电压采样线)采用差分布线,绞距≤10mm,共模抑制比≥120dB;
关键高频路径(如 DC-DC 开关节点)布线长度≤5mm,减少寄生电感。
辐射发射:30MHz-1GHz 全频段辐射值≤标准限值(准峰值 54dBμV/m@230MHz-1GHz),无单点超标>3dB;
光伏接口干扰:接口共模电流≤50mA(30MHz-1GHz),不同长度线缆(10-50m)下辐射值波动≤5dB;
环境稳定性:高低温湿热试验后,辐射值变化≤3dB,接口绝缘电阻≥100MΩ。
若 30-100MHz 频段超标:优先检查 DC-DC 共模扼流圈,更换磁导率更高的磁芯(如纳米晶替代铁氧体),或增加共模电感匝数;
若光伏接口辐射超标:在接口处增加共模电流滤波器,或更换屏蔽性能更好的线缆(如双层屏蔽替代单层屏蔽);
若高温环境下辐射升高:优化屏蔽罩散热(开设通风孔,孔径≤λ/20,λ 为 1GHz 波长,即 30mm),避免高温导致滤波电容参数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