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充电桩建设新规出台,全面纳入城市规划!
深圳福田区,一个在建项目悄然修改了规划条件:充电桩配建比例从50%降到了30%,但预留安装条件的要求纹丝不动。这细微的数字调整背后,是深圳充电桩建设正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质量的关键信号。
当前,深圳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57座、充电桩超48.7万个,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充电基础设施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
01 规划引领:从“有桩可用”到“高效便捷”
深圳市通过统一规划,正构建“应建尽建、均衡合理、安全便捷、智能开放”的充电设施体系。
强制性配建指标成为硬性要求。
新建建筑物停车场需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并按不低于30%的车位比例配建慢速充电桩。
各类既有建筑物及公共停车场也被鼓励按不低于20% 的比例配建充电设施。
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02 土地资源:多渠道挖掘建设空间
面对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深圳创新性地拓展充电设施建设空间。
利用国有建设用地短期租赁方式,快速建设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项目成为新路径。
深圳积极挖掘存量资源潜力。
公园、文体设施、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工商业建筑物等停车场都被鼓励合理规划建设充换电设施。
重点片区建设、城市更新项目释放的土地空间,也被优先用于在地面合理规划布置公共充电站。
03 技术标准:引领“超充之城”建设
深圳是全国首个发布超充设备分级评价和超级充电站设计地方标准的城市。
《电动汽车超级充电设备分级评价规范》明确了超充设备单枪额定功率不低于480kW的技术要求。
这些标准为“超充之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3年6月,深圳正式吹响建设“超充之城”的号角;今年6月,又全面启动 “超充之城2.0” 建设。
从乘用车的“兆瓦闪充”技术到重卡超充换电,深圳在充电技术领域全面领先。
04 车网互动:电动汽车变身为“移动充电宝”
深圳正推动充电桩从单一充电功能向综合能源服务角色转变。
“利用吃饭时间给电网反送1小时电,差不多有200元收益,剩余的电量还够我跑一会儿。”一位网约车司机在莲花山超充站体验了车辆到电网(V2G)技术。
今年4月,深圳入选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
目前,深圳累计建设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示范站100座,V2G车网互动站151座。
新建充电设施需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和接入虚拟电厂能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互动。
深圳街头,充电桩正悄然长在公园旁、高速服务区、甚至垃圾转运站里。这些充电桩不再是孤立的设施,而是深度融入城市肌理,成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随着“超充之城2.0”的推进,未来的深圳街头,充电将比加油更加便捷,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城市的“移动充电宝”,在需要时反向送电,支撑城市电网稳定运行。
| 成立日期 | 2016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卢春随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主营产品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新能源车充电桩、直流充电桩 | ||
| 经营范围 | 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设备、充电桩、新能源系统工程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软件的研发与销售;信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 ||
| 公司简介 | 深圳市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www.szlzxn.com)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安全充电软硬件产品为依托,致力于安全充电、安全用电、智慧车棚、消防应急等生态建设和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电动自行车车智能充电站(桩)、智能充(换)电柜、智能控电插座、智慧用电终端、汽车直(交)流充电桩、智慧车棚等。历经九年的艰苦奋斗,量子新能已拥有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