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量子新能:应急充电保障体系建设实践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的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不仅是日常出行的服务支撑,更在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事件中承担着关键应急保障功能。面对台风、暴雨、电网故障或大型活动期间的突发性电力短缺,如何快速响应、高效补能,成为考验城市韧性的重要课题。深圳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新能”)立足城市安全与民生需求,率先构建覆盖广、响应快、机动强的“应急充电保障体系”,为新能源车辆在非常态场景下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
该应急充电保障体系以“固定站点+移动电源+智慧调度”三位一体为核心架构,实现常态服务与应急响应的无缝衔接。在固定设施方面,量子新能在医院、交通枢纽、应急指挥中心、消防救援站等重点区域优先建设具备高防护等级和双回路供电的充电站,并配套储能系统,确保在市电中断时仍可维持4—8小时的持续供电能力。部分站点还接入光伏发电,形成“光储充”微电网,提升能源自给率与抗灾韧性。
更具创新性的是,量子新能自主研发了多款移动式应急充电设备,包括车载式直流快充车、便携式储能充电箱和模块化应急充电舱。可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为电动公交、救护车、警务车辆等提供即停即充服务。在2023年广东某地遭遇强台风导致大面积停电期间,量子新能派出5台应急充电车,连续作业72小时,累计为130余辆应急保障车辆完成补能,有效支撑了灾后抢修与物资运输。
公司搭建了“应急充电指挥调度平台”,集成GIS地理信息系统、车辆调度数据和电网状态监测,实现对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周边充电资源、应急设备位置的实时可视化管理。一旦触发预警机制,平台自动推荐Zui优响应方案,智能派发Zui近的移动充电单元,并生成Zui优行驶路线,确保“分钟级响应、小时级到位”。
为提升社会协同能力,量子新能还与地方政府、交通管理部门、电网公司及车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演练,明确职责分工与信息共享流程。推动将新能源应急充电纳入城市综合应急预案体系,提升整体处置能力。
目前,该应急保障体系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12个区域性应急响应中心,部署移动充电设备超30套,形成“半小时应急圈”。未来,公司计划引入氢能应急电源车、无人机巡检与AI预测调度技术,提升复杂环境下的保障能力。
在深圳这座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化都市,量子新能以科技之力筑牢城市能源安全底线。其应急充电保障体系不仅填补了新能源时代应急能源服务的空白,更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安全保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样板”。
| 成立日期 | 2016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卢春随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主营产品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新能源车充电桩、直流充电桩 | ||
| 经营范围 | 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设备、充电桩、新能源系统工程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软件的研发与销售;信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 ||
| 公司简介 | 深圳市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www.szlzxn.com)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安全充电软硬件产品为依托,致力于安全充电、安全用电、智慧车棚、消防应急等生态建设和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电动自行车车智能充电站(桩)、智能充(换)电柜、智能控电插座、智慧用电终端、汽车直(交)流充电桩、智慧车棚等。历经九年的艰苦奋斗,量子新能已拥有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