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承接以下全国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业务范围:
1、建筑物灾后(火灾、震灾、水灾及其它事故灾害)检测鉴定
2、文物保护建筑质量综合检测评估
3、近代建筑保护检测鉴定
4、历史遗留的 程序违法建筑取证检测鉴定
5、房屋加层改造检测鉴定
6、因故停工后工程复建前检测鉴定
7、租售前房屋质量检测评估
8、重装修前检测鉴定
9、质量问题争议(诉讼)检测鉴定
10、工业建筑生产改造检测鉴定
11、建筑物使用管理例行的检测鉴定
12、建(构)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施工
13、工业设备及管线抗震及可靠性鉴定
14、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安全性评估及监测
15、大型复杂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施工安全监测
16、建(构)筑物及设备的振动测试、隔震减振处理
四、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特点:
1、一般流程是需行结构鉴定,根据鉴定报告进行加固设计、施工
2、加固应尽量少对原结构进行扰动、破坏,如可优先选用粘贴碳纤维、粘钢加固
3、加固前业主需提供房屋原建筑、结构图纸、地质资料;视工程具体情况提供相关的房屋检测鉴定报告。资料越多越好
4、加固应尽量选择可靠技术,再考虑经济合理等因素。
5、加固工程施工前一般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卸荷,尽量减少二次受力的影响。
服务内容
特种工程领域,公司主要承接工业民用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加层改造工程设计与施工。细分如下:
(1)基础锚杆静压桩施工
(2)钢筋混凝土切割、拆除
(3)碳纤维加固、粘钢/包钢加固
(4)增大截面积加固
(5)置换混凝土法
(6)预应力加固法
(7)种植钢筋、化学锚栓
(8)建筑物纠偏、平移
第三方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机构具备哪些资料*房屋新闻—现场检测内容如下:
1.1房屋结构整体布置、体系复核
针对房屋现有结构平面布置情况及构件布置、层高等进行图纸复核与测绘。此项工作重点在于查清该房屋结构现状,核对是否与原设计一致,如有不一致的,进行图纸测绘。
①结构柱网尺寸;
②房屋层高;
③墙柱及主次梁布置情况核对。
检测范围:全数检测;
检测方法:激光测距仪、卷尺等测量仪器。
1.2混凝土强度检测
根据GB/T50344-2004等相关规范,对主要承重构件按批进行现有材料强度现场抽检。包括各层的混凝土梁、混凝土柱及楼板。
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试剂对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检测。
检测范围:抽样,按GB/T50344-2004表3.3.13 B类进行抽样,对于楼板按A类进行抽样;
检测方法:回弹法;主要设备为回弹仪等。
1.3截面尺寸与钢筋配置检测
根据GB50204-2002,结合相关设计图纸,抽取房屋主要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截面尺寸、配筋构造的检测与校核。钢筋配置检测主要包括构件的主筋数量、箍筋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情况,并选取部分进行钢筋直径校核。
检测范围:抽样,按GB/T50344-2004表3.3.13 B类进行抽样;
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方法结合局部破损;主要设备为钢筋磁感应仪、雷达仪(适用于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钢卷尺、游标卡尺等;填充墙厚度检测采用超声法进行,楼板厚度采用专用的楼板测厚仪进行。
1.4构件垂直度偏差
根据GB50204-2002,抽取房屋部分柱构件进行垂直度偏差检测。
检测范围:按GB/T50344-2004表3.3.13 B类进行抽样;
检测方法:经纬仪、靠尺等。
1.5抽样原则
1)根据后续使用及改造要求,选取相应改造的范围内梁、板、柱抽样检测(如委托方能够提供);
2)对于悬挑构件,全部抽检;
3)剩余构件尽量随机布置,能覆盖各种类型构件,不同位置构件。
二、第三方房屋安全性检测鉴定机构具备哪些资料*房屋新闻—结构的鉴定与评估技术的重要性
结构鉴定与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又受到检测技术发展的影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技术已日臻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成为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建筑物和构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住宅商品化以后,建设工程的质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这一形势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技术已超出了单纯的结构安全的范畴,包括了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和抗灾害能力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鉴定与分析等综合问题。这类鉴定不仅包括工程施工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为治理工程质量通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的修编提供了依据。
经过50年的发展,结构的鉴定与评估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结构安全性鉴定、结构抗灾害能力鉴定与评估、工程质量问题鉴定、灾后结构的鉴定与评估和结构耐久性鉴定和剩余寿命评估的综合技术。但鉴定与评估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对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鉴定时一般都沿用结构设计时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结构的设计阶段采用失效概率的理论,考虑了作用的变异、材料强度变异、构件尺寸的变异等;而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鉴定时,除了可变作用存在变异外,长久作用、材料强度和构件尺寸已确定,存在着轴线的实际偏差、基础实际不均匀沉降、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构的实际损伤等。关于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有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