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效果
防护效果。防护效果是评价口罩在佩戴过程中对颗粒物的防护能力的技术指标,以规定条件下口罩阻隔颗粒物的百分数表示。防护效果由推荐性国家标准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首次引入,目的在于降低传统口罩密合度(泄漏率)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由测试人员引入的偏差,并能够通过长时间连续测试(1h)体现较长时间佩戴和较多的颗粒物暴露对口罩防护性能造成的影响。《儿童口罩技术规范》中,继续使用该方法测试防护口罩的实际佩戴过程中的防护能力,并进行了如下改进:
1、修改原标准中的固定式头模为活动式头模,引入了静止—摇头—点头—说话—静止五类动作模拟儿童佩戴口罩时的可能行为,并考察上述动作对口罩防护能力的影响。上述活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26-2006和GB 19083-2010基本一致,保证了考察的全面性。
2、修改呼吸频率为20次/min,对应呼吸流量为20L/min,高于6~9岁儿童短期呼吸量(16.5L/min),略高于中等强度运动条件下9-12岁儿童的短期呼吸量(19.3L/min),保证了模拟头模的呼吸过程能够大致体现口罩使用者的呼吸特征。
3、依据国家标准GB/T26160-2010《未成年人头面部尺寸》对测试头模进行尺寸规范和分型,保证了测试头模的代表性。
上述改进使《儿童口罩技术规范》对儿童防护口罩防护效果的测试更为全面和科学。从指标要求方面,标准规定儿童防护口罩的防护效果应≥90%,与国家标准GB2626-2006中KN95级别口罩的泄漏率要求(≤8%),保证了口罩的有效防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