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办理一份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学校房屋抗震能力检测鉴定报告,根据现行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抗震鉴定分两级进行,级鉴定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后续使用年限30年的建筑(简称A类建筑),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A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建筑(简称B类建筑),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简称C类建筑),应按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
一、 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与其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
2、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相关范围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相关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4、当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时,若房屋的高度超过提高一度后对应的房屋适用高度,则应采取比对应抗震等级更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二、 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砌体结构幼儿园抗震能力检测鉴定注意事项:
砌体结构构件缺陷检测内容包括外观缺陷、砌筑质量缺陷、裂缝、砌块和砂浆的风化,砌体结构构件缺陷检测内容包括腐蚀及环境侵蚀损伤、灾害损伤、人为损伤等内容。砌体结构构件缺陷和损伤的检测应采用全数普查和重点抽查结合的抽样方案。
1、砌体结构构件砌筑质量缺陷的检测包括砌筑方法缺陷、灰缝质量缺陷、砌体偏差和留槎不合理等项目。砌筑质量缺陷应剔凿表面抹灰后检测。
2、砌体结构构件裂缝的检测应包括确定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形态和数量,裂缝的位置可用目测的方法确定,裂缝的长度、宽度可采用裂缝刻度放大镜等仪器量测,并应绘制裂缝分布图。对于仍在发展的裂缝,应进行定期观测。
3、当结构构件出现风化、腐蚀的情况时,应先对建筑物进行普查,对风化、腐蚀严重处,应逐一测定构件的风化、腐蚀深度和范围。
4、对砌体结构受到的损伤进行检测时,应确定损伤对砌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损伤可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测:
1)对环境侵蚀,应确定侵蚀源、侵蚀程度及侵蚀速度。
2)对火灾等造成的损伤,应确定灾害影响区域和受灾害影响的构件,确定影响程度。
3)对于人为的损伤,应确定损伤程度。
三、 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和8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和3m,宜加宽20mm;
2)框架灢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2、8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抗撞墙的布置宜避免加大扭转效应,其长度可不大于1/2层高,抗震等级可同框架结构;框架构件的内力应按设置和不设置抗撞墙两种计算模型的不利情况取值。
四、本公司除 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还承接以下业务范围:
1、建筑物灾后(火灾、震灾、水灾及其它事故灾害)检测鉴定
2、文物保护建筑质量综合检测评估
3、近代建筑保护检测鉴定
4、历史遗留的程序违法建筑取证检测鉴定
5、房屋加层改造检测鉴定
6、因故停工后工程复建前检测鉴定
7、租售前房屋质量检测评估
8、重装修前检测鉴定
9、质量问题争议(诉讼)检测鉴定
10、工业建筑生产改造检测鉴定
11、建筑物使用管理例行的检测鉴定
12、建(构)筑物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施工
13、工业设备及管线抗震及鉴定
14、地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周边建(构)筑物安全性评估及监测
15、大型复杂结构安全性评估及施工安全监测
16、建(构)筑物及设备的振动测试、隔震减振处理
17房屋安全检测鉴定
18房屋质量检测鉴定
19工业厂房结构安全鉴定
20建筑工程安全检测鉴定质量检测
五、 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的相关知识:
1)框架结构允许设置个别抗震墙;剪力墙结构也允许设置个别框架柱。不能看到结构布置里面有墙有柱就认定是框剪结构。判别的标准和依据是:框架柱承担的剪力是否小于总剪力值的20%。也不要机械地、想当然地看到有砼墙就是剪力墙(抗震墙),看到砼柱就是框架柱(有些同志在现场区分不了框架柱、构造柱、一般受力柱)
2)对排架与框架,门式刚架与钢排架,对结构冗余度进行分析,确定是否超静定。如单跨框架、单向框架均不利于抗震。
3)节点是否刚接或铰接,要结合线刚度比值、构造状况(锚固与相互约束情况)进行判断。
2、如何从结构赘余度角度评判结构的抗震性能?
抗震结构应该有多道抗震防线。对结构体系而言,赘余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具备多道抗震防线,有时候强震余震强且多,在地震的持续作用下,道防线遭到破环,第二道、第三道防线就会接替抵抗地震作用,以避免强震导致建筑物倒塌。
对结构体系进行检查和鉴定分析时,须结合设计施工及使用管理资料进行概念判断。冗余度的概念与结构体系密切相关,在结构分析中要充分重视。
1)框架结构一般是性能较差的多道抗震防线结构,其中刚度大而承载力低的砌体填充墙实际上是与框架共同工作,但却是抗震性能差的道防线,一旦它达到极限承载力,刚度退化较快,将把较多的地震作用转移到框架部分。
一般情况,有砌体填充墙框架的抗震设计时只考虑填充墙重量和刚度对框架的不利影响,而不计入其承载力有利作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具有较好性能的多道防线的抗震结构,其中抗震墙既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又是道抗震防线。抗震墙应有数量,其承受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小于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否则这种结构的特性不能很好发挥,框架部分仍应按主要抗侧力构件抗震设计。为承受抗震墙开裂后重分配的地震作用,任一层框架部分按框架和墙协同工作分析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框架部分各层按协同工作分析的地震剪力大的1.5倍两者的较小值。
3)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通过合理设置连梁(包括非建筑功能需要的开洞)组成多肢联肢墙,使其具有优良的多道抗震防线性能。连梁的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应与墙肢相匹配,避免连梁过强而使墙肢产生较大拉力而过早出现刚度和承载力退化。一般情况下,联肢墙宜采用弱连梁,即在地震作用下连梁的总约束弯矩不大于该层联肢墙所承受的总弯矩的20%。
在双肢抗震墙中,凡一墙肢全截面出现拉力,其拉力不应超过全截面砼抗拉强度设计值(这便是控制墙肢长度不超过8米的原因)。此时另一墙肢的组合剪力应乘以增大系数1.25,以考虑其内力重分布的不利影响。 南澳学校房屋安全检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