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一个并不新鲜的概念,似乎在疫情之后成为年轻人不能远行的市内“代餐”。
在社交平台上浏览市集相关帖文,可以发现市集大多长一个样子,但又各有不同。一个样子,指的是市集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内,可以是商场、线下店、步行街区等等,进入市集需要购买门票,价格在几十元左右,也有免费市集,但很多人会把“免费进入”当作“这个市集不咋样”的暗语。走进一个市集,就像走进菜市场,但不同的是,市集里摆摊的都是个性十足的手艺人、设计师等等,售卖的东西也不是“地摊货”。有人认为市集就是“文青聚集地”。
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各种主题。简单来说,年轻人热衷的这类商业化市集,大多是由文化公司、新消费品牌等主办,本身就有很强的年轻人基因,主题的想象空间也很大,尤以复古市集、潮流市集、咖啡市集、面包市集、古风市集比较常见。目前全国也有不少叫得上名字的市集品牌,如银盐复古市集、新桥市集、伍德吃托克、凡几、大娃怪市。
年轻人涌向市集,摊主挣钱,主办方赚名。据从业人士透露,一场正规的市集,每个摊主的日营业额起码也要1000元打底,好的能日入过万。主办方不至于盆满钵满,但吸引品牌、赞助,积累口碑,也都是长线价值。
市集越来越多,年轻人挑花了眼,踩雷的情况也难以避免。不久前,某市集在北京的三天活动结束,社交平台上的一片褒奖声中,仍然杂着“卖的都是淘宝货”“不值票钱”的反馈。在爱好者眼中,这已经算是业内不错的市集品牌了,但也难以统一年轻人的心。
市集火爆的背后,到底有哪些玄机?
逛市集:年轻人爱打卡,
摊主高日入过万
“市集是摆摊,但卖的不是地摊货。”市集爱好者悠悠用一句话了她眼里市集的魅力。“咖啡面包市集这种,很多摊主都有线下店,本来就有一定。市集是一个集合空间,他们可以把自己沉重的线下店浓缩成一个小摊位,让更多人认识。”
悠悠更喜欢的是卖各种杂货的市集。她介绍,这种市集里的摊主大多是手作人、设计师,或者是自己热爱收藏,淘点新鲜玩意的爱好者。“每个摊位都可以驻足很久,卖的东西都不是淘宝识图可以找到的。就连饰品,都是摊主自己手工做的。”悠悠记得,她有一次遇见一个卖陶艺品的摊主,“卖的都是自己捏、自己上色的小碟小杯,特别精致。因为是手作的,每个物品上都有的制作痕迹。还是有点贵,一个小碟子要200元,我没有买。”
北京的阿卓主营中古,还经营一家饰品淘宝店,她平时不仅跑市集摆摊,自己也爱逛爱买。她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摊主,卖手工的木质陀螺,便宜的100多块钱,好一点的要五六百。“他们家很有个性,不让在摊位前拍照,没有线上店,只在各个市集出现,非常受欢迎,即便是大家都不赚钱,他们家也至少能回本。”
还有爱好者分享,自己跑市集除了想买点有创意的小玩意之外,还沉迷于盖章的乐趣。不少市集主办方或摊主都会提供创意印章,有的是消费后可盖,有的不做要求。年轻人就像喜欢集邮一样,带着自己的小本子,跑完一个市集能盖上三五个印章。
“市集还有一个吸引我的特点是,摆摊的摊主大多是很有个性的年轻人。碰上好的市集,摊主颜值都很高,穿搭也有个性,还有大声吆喝表演节目的,光是在那站着都是一道风景线。”悠悠觉得,不光是氛围,摊主的个人魅力也能为市集加码。
事实上确实如此,很多手作人、设计师、咖啡师等等从事个性化职业的人经常会辗转在各种市集之间。阿卓的男朋友是手作人,两个人经常一起跑市集,从去年9月到现在,北京大大小小20多个市集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从朝阳大悦城到古北水镇,从多抓鱼到潘家园,“可以说是把市集体验个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