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冷链技术:由于部分预制菜产品依赖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及产品新鲜度的要求限制了单个企业的产品配送半径,我国预制菜企业呈现出地域性的特点。从目前预制菜企业的业务区域来看,一般一个企业通常只能覆盖一定地区,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预制菜企业。近几年,消费者对食品口味与营养的要求逐步提升,加之各类团购、生鲜电商市场快速崛起,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4-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从1500亿元增加至48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1.60%。随着冷链技术的发展,一些拥有冷链技术优势的预制菜企业配送范围将有所扩大,产品配送效率将得到提升,进而推动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3、食品质量:目前全国范围内的预制菜生产商以同类型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居多,并且多数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的生产加工模式,只供应少量客户,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且标准化程度较低,食品安全及品质难以保证。目前,部分企业已开始采购自动化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在此背景下,行业集中度有望向食品质量有保障的优质企业靠拢。
三、需求分析:餐饮零售共同发力,预制菜需求不断提升
(一) 需求结构:To B餐饮端为主,To C零售端为辅
我国预制菜的消费渠道主要包括To B的餐饮端与ToC的零售端。根据行业市场规模来测算,餐饮端的消费占比大,约为80%;零售端消费占比约为20%。对于餐饮端客户而言,预制菜可以提高出菜速度、减少后厨面积、丰富品类等;对于零售端客户而言,预制菜可以便捷、快速的做出一道菜肴,即可以节省时间,亦可保证饮食的健康。在餐饮与零售两端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预制菜行业的需求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To B端:餐饮业降本增效叠加经营转型,拉动预制菜B端需求提升
近年来,中国餐饮业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餐饮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2021年1-12月,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同比上涨18.64%。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高于上年0.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优势扩大至6.1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餐饮业继续发挥促进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回升的重要驱动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预制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1、降本增效是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降本增效是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我国餐饮行业收入规模稳步增长,人工与房租等成本逐步上涨也是餐饮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数据,在2020年我国正餐类餐饮企业平均成本构成中,原材料成本在正餐类餐饮企业的成本占比高,为39.68%;人力成本与三项费用占比分别为22.41%与18.00%,房租成本约占正餐类餐饮企业成本的10.26%。而方便、快捷的预制菜一方面可以减少后厨面积,降低房租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对人工成本的消耗,提高出菜效率,有效降低了餐饮企业平均成本。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后,人工成本从1.6元下降至0.8元,房屋租赁成本从1元下降至0.6元。
2、餐饮连锁化趋势显现,带动预制菜需求提升
我国餐饮连锁化趋势显现。近几年,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与规模化的进程加速,连锁餐饮企业的总营收与总店数呈现增长态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餐饮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连锁化进程有所放缓。若剔除2020年的特殊情况,2015-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收入稳步增长,从1526.61亿元增加至2234.5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00%。在连锁营业收入增加的我国连锁餐饮企业的门店数亦稳步增长。2015-2019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从2.37万个增加至3.44万个,年均复合增速为9.70%。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我国连锁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为2019.29亿元,同比下降9.63%;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为3.72万个,同比增长8.33%,增速有所放缓。
餐饮连锁化趋势将带动预制菜需求的提升。连锁化餐饮店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每家连锁店的菜肴具有特色化、标准化与统一化的特点。而预制菜企业可以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向各个连锁门店提供菜肴,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连锁门店菜肴口味的一致性。基于预制菜标准、统一等特点,我国餐饮连锁化的发展将带动预制菜需求提升。
3、我国外卖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促进预制菜市场发展
我国外卖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促进预制菜市场发展。自2015年以来,我国外卖市场迅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与外卖消费者用户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41.40%与19.04%。2020年我国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与外卖消费者用户规模分别达6646.2亿元与4.19亿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与80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预计我国外卖市场未来将持续扩容。由于外卖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外卖数量增加对餐饮企业的出菜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预制菜可以节省餐饮企业的出菜时间,提高外卖配送效率,愈发成为餐饮企业经营的选择。在外卖快节奏的带动下,预计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有望延续。
4、团餐业务的发展,拉动我国预制菜需求提高
团餐业务的发展,拉动我国预制菜需求提高。团餐是我国餐饮结构中的重要类型之一,从国内餐饮收入的情况来看,团餐收入仅次于正餐收入位居第二。目前,团餐的消费群体主要面向学校食堂、企业食堂、机关食堂等。其中,学校食堂在团餐的比例为35.50%,占比高;企业食堂与机关食堂的占比分别为34.90%与15%左右。疫情发生后,多地政府鼓励企业进行预约式网络订餐,解决员工就餐问题,团餐市场规模亦稳步增长。2016-2020年,我国团餐市场规模从0.9万亿元增加至1.5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4.19%。团餐具有采购计划性强、时效性高等特点,并且对食品质量安全有一定的要求,而预制菜可以一定程度上满足团餐企业的要求,预计预制菜在团餐市场的发展空间较大。
(三)零售端:消费观念转变叠加收入增长等多因素驱动,激发预制菜C端增长潜力
预制菜的C端消费来源主要是年轻消费者对便捷又美味的食物追求。据美团研究院数据,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中1、2线城市占比达80%;年龄大多在22-40岁,占比超81.3%;选择购买预制菜的理由多是“节省时间”、“美味”。
从零售端发展的驱动因素来看,目前我国预制菜零售端驱动因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疫情加速宅经济发展,预制菜成为消费新风口
疫情发生后,餐饮消费场景受到较大冲击,消费者回归家庭,推动宅经济加速发展。考虑到预制菜具有方便、快捷、品类多样等特点,预制菜成为疫情下的消费新风口,愈发受到消费群体的认可。2021年双11,预制菜跻身天猫新生活研究所发布的“10大趋势单品”之列。2021年双十一期间,包括半成品菜、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成交额同比增长2倍左右。粤菜、川菜、湘菜、西北菜等经典菜系都推出了预制菜。
2、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预制菜的价格接受程度有所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中有升。2016-202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821元增加至32189元,年均复合增速为6.2%。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保持4.74%的增长。2021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同比增长9.13%。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居民对预制菜的价格接受度亦有所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单次消费在21-30元的消费占比为36.50%,在31-40元的消费占比在20%以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带动预制菜消费量的增加,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居民对预制菜的价格接受程度,有利于预制菜企业产品结构升级。
3、城镇化水平提高,预制菜消费市场群体有望扩容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2000-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20%增加至64.72%。由于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工作节奏相对较快,做饭时间有限,在饮食健康方面相对看重,我国预制菜的消费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一线与二线城市。根据前文数据,2021年一线城市中预制菜消费者占比为55.8%,二线城市中预制菜消费者占比为24.2%。在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预计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将增加,我国预制菜消费市场的消费群体有望扩容。
4、预制菜的发展可以满足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工作,使预制菜在家庭端的需求有所增加。受晚婚、在一线城市打工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人户”家庭数占比呈现增长态势。2016-2020年,我国“一人户”家庭数量占比从14.10%增加至25%。根据贝壳《新独居时代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独居率或将超过30%。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一人户”家庭数占比提高等现象使消费者对菜肴的便捷、快速、美味等要求有所提高。而预制菜的发展可以满足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进而带动市场对预制菜需求的增加。
四、市场分析: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较快,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一)2017-2021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预制菜由于具有方便、快捷、品类多样等特点,其在市场中的接受度与认可度不断提高。加之疫情发生后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预制菜步入发展快车道,市场规模保持双位数增长。2017-2021年,我国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从1457亿元增加至310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20.85%。
(二)未来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目前,相较于,国外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更为成熟。可以将我国与国外成熟市场的预制菜行业进行对比,从而探究我国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欧美国家由于与我国餐饮文化差异较大,不宜作为对标市场,故而可选择与我国饮食文化相似的日本进行对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本市场中预制菜品的占比已达到60%以上。而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根据Statista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预制菜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为8.9kg/年,而日本的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为23.59kg/年,日本的人均预制菜消费量约是我国人均预制菜消费量的2.65倍,表明我国预制菜市场未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行业发展尚属蓝海。
现阶段,推动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餐饮企业对预制菜需求提升以及零售端的“宅经济”、“消费升级”等因素。地区相关刺激政策亦对预制菜市场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广东省近日出台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研发平台建设、监管体系构建,到企业培育、人才培养,再到冷链物流建设、文化科普等方面对预制菜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山东省近期也成立了“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推动预制菜市场的发展;福建省同样出台《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着力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判断未来我国预制菜行业仍将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预计到2029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648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为9.64%,具体预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