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产品加工业向上连接农业、农村和农民,向下连接工业、城市和市民,横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起着牵一连三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刘永好认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乡村人才振兴,新希望从2018年起开展“十万绿领新农人培训计划”,目前公益培训人员已超过7.96万人。企业是推进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的中坚力量。“盐津铺子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乡村产业,年caigou、加工农副产品超20万吨,带动上下游就业超10万人。”张学武说。在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看来,作为“奶业国家队”,蒙牛集团帮扶上游产业发展,形成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1+6+N”独特模式,通过草牧奶、种养加全产业链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之路。“作为城市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平台,在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土特产’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的提升,是打通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抓手。”郁瑞芬说,来伊份与yangqi深入合作,通过“农户+合作社+当地农业产业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性企业”的闭环,重点培育当地农业产业企业的能力、技术、标准的提升,从而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多角度助力发展
据统计,目前各地市级以上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约2/3把总部设在了县域。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社与小农户建立了稳定订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了1亿多农户。代表、委员们也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农产品发展献策。保证农产品和食品品质安全、减少农产品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食品供应链流通效率是建设食品强国的路径及目标,而四者交集的一个重要立足点就是建设现代化冷链行业。刘永好建议,推动冷链流通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培育一批冷链物流企业,提升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供应渠道监管和认证,建立食材供应全流程可追溯机制。在组织层面,张学武建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增值;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上市,打造国际企业。应加快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精深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在生产端,土地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建议立足黑龙江优质黑土核心区域,建立黑土地保护及乡村高端产业发展先导区,放大资源优势,深化实施四大行动,打造“四新”高地,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调动企业家的乡土情怀等积极因素,鼓励企业下乡,立足自身产业链基础,建链、延链、强链,加大对上游种植基地、中游现代化精深加工、下游品牌升级等重投资、长周期的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孙东伟则从保障粮油安全的角度谈及具体农产品的重要性。孙东伟认为,政策层面须重视花生产业地位,发掘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制定各项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花生育种及科研基地;实施良种推广扶持,提高单产,补充食用油脂油料缺口等。通过政策保障从育种、种植、收获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为国家粮油安全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