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生鲜商业发展的未来
通过以上对于生鲜冷链现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说现状很残酷,需求降低、模式多样、供应冗余,这种极度的不平衡不对等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存在,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1、从看重线上到看重线下。互联网巨头对于生鲜赛道的认识逐渐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在2018年,亚马逊就充分认识到生鲜门店的重要意义,以四百多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WHOLEFOOD;而我国的爱鲜蜂更是在2016年就提出OTO的门店即配模式,到了后来随着盒马入市、便利店加上线上的模式越来越多,都充分表明在生鲜领域单纯的线上模式不是一个更好的交付模式,而将目标逐渐向下转移;
2、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主流。从新零售概念的提出,盒马鲜生一马当先,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到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传统商超和新零售的结合;物美与多点模式的结合,便利蜂也是多重尝试;而在食材、果蔬、预制菜、茶饮等领域都展开了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
3、新零售就是个噱头,全渠道将会成为趋势。未来的渠道将会慢慢淡化新零售概念,新零售也将不会成为一个所谓的赛道的名词,全渠道时代将会普及,无论是门店还是网络,无论是传统的网销还是当前的直播销售,所有的一切都会统一到“全渠道”的概念下!
4、回归商业本质。中国的生鲜零售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至少历经了10种模式的代际发展,我们一直都在组织形式上努力,而恰恰忘了商业本质。总是把各种模式描绘的花枝招展的,但恰恰忘了消费者希望的“多快好省”的本质要求,在营销上,我们总是通过高强度引流,总是激发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去消费,当补贴消失的时候,APP也就被卸载了,社区团购就是典型的代表。因为生鲜领域是真正的刚性需求,是一日三餐、是长期行为,比价将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苹果手机只有一个,好吃的苹果却有多个,而你有什么理由让我不买更便宜的好吃的苹果呢?如果没有补贴,我会依然回到原来的消费路径上!
第三、冷链物流供应的匹配
生鲜冷链商业模式的未来决定了物流供应资源和发展的未来,冷链物流资源均有自己的发展特点,简单描述一下未来的冷链物流供应资源应该强调匹配性,在宏观层面如果不做好统筹协调,供需差将会更加放大,终将会严重的损害这个行业。
1、冷链物流地产的供应要适度。政府在推动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发点无疑是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这没有任何问题,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并且要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状况,不能搞一揽子、一时间、大水漫溉的方式,一定要和地方经济、企业发展、现状供应资源进行匹配,否则终受伤害的是行业从业者的积极性;
而对于冷链物流地产企业而言,尽量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适用性、通用性、标准化,能够满足多类型客户的需求,比如,像北京亚冷控股有限公司的冷库产品,就是采用高标准、通用化、全覆盖的冷库建设标准向行业需求者提供供应,这样就避免了挑客户的情况发生,除了特定的行业,比如医药或危化品,能满足大公约数是建设的首要条件。
2、冷链物流运配的发展。我国冷藏车的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应用量严重不足,加快西部地区冷藏车的使用,不断提高东部地区的冷链运配的管理水平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就是关于冷藏车的多温层研发和应用也将是未来的重点。
3、硬件设备的不断迭代。硬件设备不仅仅体现在冷藏车、制冷装备、保冷传冷装备上,在库内运营领域,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因其冷库作业条件较为恶劣、人员意愿度不高的情况下会更加得到使用;像亚冷控股的全温层可调技术的使用,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并且能够满足客户在不同分区、不同货量、不同温度间调整,并且利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时跟踪温度变化、调整现场的管理状况,从而带动了行业都开始朝着全温层可调库技术转变。
4、数字化应用越来越普及。冷库的数字化管控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其涉及到冷气的制造、传输、保存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湿度、消防等,尤其是对于温度高度敏感的商品而言,实时了解温度的变化尤为重要,比如冰激凌、三文鱼、鲜花和一些进口水果,可能温度的变化要求控制在±1℃,更要求在库内的温度传感器、动力阀门、传输过程、库门开关等环节的温度、作业变化都要进行信息上传。而对于业务运营而言,冷库的货架对于钢材的要求较高,容易变脆,也要有相应的抗压、变形的数据采集;就是叉车的数据传感经常容易碰撞等,这些对于安全都有较高的影响,对于硬件、运营等各类信息都要进行数字化管控。
5、从业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未来的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无论是冷库、冷藏车,还是冷链上游商家、产地人员等,因其安全、品质的要求,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于管理内容的变化,使得从业人员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划、能力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