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流程
在ODI备案实践中,商务主管部门与发改委的境外投资审查原则上相互独立,可以启动、分别报送。在取得发改委出具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商务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后,境内主体可至银行办理外汇登记。投资规定金额以上的,需向外管部门汇报。外管部门审核后,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业务登记证》。
境外投资备案审核关注要点
ODI备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旨在规范境外投资行为、保护投资方权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践中,监管部门主要围绕境内主体运营情况、投资资金来源、境外投资项目三方面进行审查。
境内企业运营情况审查
境内资金将通过境内公司向外汇出,故需核查的是申请实施境外投资的境内公司运营情况。通常,监管机构会从企业成立时间(需成立满一年以上),经营范围(与拟投的境外项目是否匹配或具有相关性)、经营状况(是否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境内股东/合伙人情况(各股东/合伙人均需资信良好)、投资领域等多个维度考量境内企业,核心是确认该主体具备与其申报投资资金、境外投资项目相匹配的真实投资能力。
投资资金来源审查
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监管部门主要关注其是否真实合规。目前,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1)企业自有资金,如生产经营所得、实收注册资本等;
(2)企业借款,如银行贷款等;
(3)募集资金,如私募和公募基金等;
(4)权益性资产出资,如公司出售房地产等资产获取的资金。
完成ODI备案,获得相应证书不是蕞终目的,只是境内企业“走出去”的通行证,蕞终是为了顺利完成境外投资,乃至实现境外上市等。企业在办理备案之前应通盘考虑对外投资的情况,事先确定对外投资金额、投资比例,并对投资路径、投资退出安排、风险管控等做好架构设计。若后期变更投资情况,如对投资额、投资标的等进行调整,则需要变更备案甚至二次备案,影响整体对外投资项目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