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量子新能:不同年龄段用户对“充电桩”的接受度研究
随着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充电桩作为关键配套基础设施,其用户体验不再局限于“能否充上电”,更延伸至“是否好用、易用、愿用”。深圳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量子新能”)在长期运营实践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用户对充电桩的认知水平、使用习惯与心理预期存在显著差异。深入研究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优化产品设计,更能推动充电服务向精细化、人性化方向演进。
量子新能基于全国范围内超过50万次充电行为数据及万余份用户调研问卷,将用户划分为三个主要群体:Z世代(18-30岁)、中坚力量(31-50岁) 和 银发群体(51岁以上),并对其接受度进行系统分析。
Z世代:数字原住民,追求智能与效率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普遍对新能源技术接受度高,是纯电车型的主要购买群体之一。他们习惯于通过App完成全流程操作,对“即插即充”“远程预约”“充电进度推送”等功能有强烈期待。调研显示,超过85%的年轻用户希望充电桩支持人脸识别或蓝牙自动连接,减少手动操作。他们对充电速度极为敏感,62%的受访者表示“若等待时间超过30分钟,会考虑换站”。量子新能据此在高校周边、青年社区等区域部署超充站,并强化App社交属性,如引入“充电打卡”“积分兑换”等互动功能,提升用户粘性。
中坚力量:实用主义者,关注安全与成本
31-50岁的用户多为家庭用车主力,购车决策更趋理性。他们对充电桩的核心诉求集中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三大维度。调研中,78%的该年龄段用户表示“Zui担心充电过程中起火或设备故障”,并对桩体防护等级、过载保护机制高度关注。他们倾向于选择夜间谷电时段充电以降低使用成本,对“分时电价提醒”“智能预约”功能需求强烈。量子新能在住宅小区、写字楼停车场推广具备负荷调度能力的智能桩,并通过短信或App推送电价优惠信息,精准匹配其节能偏好。
银发群体:技术适应期用户,依赖直观与陪伴式服务
51岁以上的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的整体接受度相对较低,部分人仍存在“续航焦虑”“怕不会操作”等心理障碍。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老年人曾因“找不到扫码入口”“支付失败”等问题中断充电。他们更偏好物理按键、语音提示、大字体界面等直观交互方式,且对现场人工服务有较强依赖。为此,量子新能在老年社区、公园周边站点增设“一键启动”按钮与AI语音助手,并联合物业开展“充电教学日”活动,提供面对面指导。部分试点站点还引入子女远程代操作功能,让家庭成员协助完成充电流程,增强安全感。
年龄并非决定接受度的唯一因素。教育背景、居住城市、车辆类型等也产生交叉影响。例如,一线城市高学历老年用户对智能化功能的接受度明显高于三四线同龄群体。
量子新能认为,真正的“适老化”不仅是界面简化,更是服务模式的重构;而面向年轻人的创新,也不应忽视普适性。未来,公司计划推出“自适应交互系统”,根据用户画像自动切换操作模式——年轻用户进入“极速模式”,老年用户则启动“引导模式”,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
从年龄视角切入,充电桩不再只是能源终端,更成为观察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一面镜子。深圳量子新能的实践表明:技术的温度,在于理解每一个用户的起点。唯有包容代际差异,才能让绿色出行真正普惠全民。
| 成立日期 | 2016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卢春随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主营产品 |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新能源车充电桩、直流充电桩 | ||
| 经营范围 | 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设备、充电桩、新能源系统工程的技术开发与销售;软件的研发与销售;信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 ||
| 公司简介 | 深圳市量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www.szlzxn.com)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安全充电软硬件产品为依托,致力于安全充电、安全用电、智慧车棚、消防应急等生态建设和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公司主要经营产品包括:电动自行车车智能充电站(桩)、智能充(换)电柜、智能控电插座、智慧用电终端、汽车直(交)流充电桩、智慧车棚等。历经九年的艰苦奋斗,量子新能已拥有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