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纯粹以国内外进行对比,为什么国内独立站模式非常少?
“传统电商(货架电商)从用户视角来看并不能满足用户所有需求,独立站的品类更丰富且交易场景更垂直;亚马逊抽佣差不多15%(国内基本5%左右),如此高抽佣比例倒逼品牌一边在亚马逊做存量生意,一边养独立站做增量生意,独立站在海外是一个比较特别的模式。”钛动科技合伙人林焕滨对虎嗅表示。
尤其SheIn在欧洲宣传也是新加坡选品,不再执着讲中国故事,它在模糊中国背景。基于此,字节跳动仅在欧洲市场留下Fanno驻守(由“麦哲伦XYZ”团队开发的跨境电商独立站,定位“欧版拼多多”),精锐力量则掉头转而主攻东南亚市场。
宏观来看,东南亚有地域优势(随着RCEP协定生效,东南亚在关税、市场壁垒、跨境物流、海外仓等层面将深度与中国捆绑),且市场处于战略转型上升期——《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过去5年东南亚一直是全球电子商务增长快的地区之一,且(除新加坡)零售电商渗透率均低于5%,对标中国(24.9%)和英国(19.3%)等成熟电商市场来看,存在8~10倍的提升空间。
对此,星商电商国际业务总监马田(化名)向虎嗅表示,“东南亚相当于中国的‘后花园’,供应链,海外仓(受限于印尼监管政策,大部分跨境电商商品不能直接从中国发货,而需要先出口到印尼,在进入当地海外仓,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物流更近。”
东南亚用户消费画像与中国用户有极大的重合。“有些中国产品连图片包装都没有变,放到东南亚也很多人买。东南亚零售巨头都是华人,卖家供应链也是华人,中国平台去当地市场招商更有优势。”马田说道。
欧美与东南亚电商市场经营逻辑不同:东南亚市场适合先做大增量,欧洲市场则能够先做厚利润——在企业成长的叙事逻辑中,先做大增量or先做厚利润,不止是选择还是战略。
“欧美市场商家卖几件产品利润可能抵得上东南亚卖几十件,薄利多销费心力,很多人不愿意把经营重心放到东南亚;第二个,东南亚对于专利、商标、品牌保护远不如欧美市场。”马田认为,很多卖家不愿意做东南亚市场主要原因是它的客单价低,利润更低。
东南亚在IP/ 专利 / 知识产权等保护没有欧洲那么规范和严格,很多产品容易被跟卖(很容易被抄死,且同质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