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是我国冷链流行业顶层设计和份五年规划,提出2025年在全国层面打造100个左右骨干冷链基地和四纵四横的冷链物流骨干通道;2021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对骨干冷链基地的布局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2020年7月和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批17个和第二批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冷链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研究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一是我国冷链设施有多大发展空间,二是骨干冷链基地如何建设,三是冷链仓储企业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
01
我国冷链设施
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一)从政策导向看:
要求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在国家层面构建“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打造内外联通的“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为“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融合联动。其中三级冷链物流节点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产销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两大系统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一体化网络为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是结合我国冷链产品流通和进出口主方向,串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19个城市群与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中部、华东、华北、东北等农产品主产区。“四横”是“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大通道,“四纵”是“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大通道。《规划》提出加快构建的冷链体系,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冷链专项规划,反映出我国冷链设施存在的缺口。
(二)从投资价值看
冷链设施从服务食品生产和运输的环节来看,主要分为产地端、枢纽型(以国家骨干冷链基地为主)和销地端三个环节。目前,产地端冷库较难盈利,一方面是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分散,集散效率底,二是产地对冷库的需求存在淡旺季,淡季拉低出租率。枢纽型和销地端冷链设施更具有投资价值。枢纽型和销地端冷链设施通常布置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消费强劲的一、二线城市,能保证较高的使用率和周转率。目前我国冷链仓储业务的毛利率约为15%,净利率约为7%-8%。
02
骨干冷链基地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面向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重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一)基地分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0年7月和2022年10月先后公布了批17个和第二批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两批次共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其中浙江、山东分别布局3个。骨干冷链基地的布局注重了东、中、西区域的均衡。
已发布的两批次共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分布于“四横四纵”大通道上,是通道的重点节点。
图3:骨干冷链基地在国家冷链体系中的分布示意图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