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玻璃器具的化学性能要求 ——解读GB17762-2022标准
作为的第三方检测公司技术工程师,本文将详细解析GB17762-2022《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要求》标准中关于化学性能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确保了耐热玻璃器具在食品接触过程中的化学安全性,包括化学稳定性、重金属迁移、其他有害物质和合成材料的化学性能。
1. 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是指耐热玻璃器具在接触食品或食品模拟物时,保持其成分和结构不发生显著变化的能力。
化学稳定性测试方法
化学稳定性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清洗干净,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浸泡测试:将样品浸泡在特定的食品模拟液中,如乙醇、水、醋酸等,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泡。
分析测试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或其他适当的检测方法,分析浸泡液中的迁移物质含量。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分析结果,并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
化学稳定性限值要求
根据GB 17762-2022标准,耐热玻璃器具的化学稳定性限值要求如下:
总迁移量:≤ 10 mg/dm²(即迁移到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所有物质的总量应不超过10 mg/dm²)
表格:化学稳定性测试要求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限值要求 |
总迁移量 | 浸泡测试、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 | ≤ 10 mg/dm² |
2. 重金属迁移
重金属迁移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从耐热玻璃器具中迁移到食品或食品模拟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
重金属迁移测试方法
重金属迁移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清洗干净,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浸泡测试:将样品浸泡在特定的食品模拟液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泡。
分析测试液: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方法,分析浸泡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分析结果,并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
重金属迁移限值要求
根据GB 17762-2022标准,耐热玻璃器具的重金属迁移限值要求如下:
重金属项目 | 限值要求 |
铅(Pb) | ≤ 0.01 mg/kg |
镉(Cd) | ≤ 0.002 mg/kg |
铬(Cr) | ≤ 0.05 mg/kg |
镍(Ni) | ≤ 0.01 mg/kg |
表格:重金属迁移测试要求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限值要求 |
铅(Pb) | 浸泡测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ICP-MS | ≤ 0.01 mg/kg |
镉(Cd) | 浸泡测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ICP-MS | ≤ 0.002 mg/kg |
铬(Cr) | 浸泡测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ICP-MS | ≤ 0.05 mg/kg |
镍(Ni) | 浸泡测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ICP-MS | ≤ 0.01 mg/kg |
3. 其他有害物质
其他有害物质是指在耐热玻璃器具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的化学物质,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亚硝胺等。
有害物质测试方法
有害物质测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样品准备:将待测样品清洗干净,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浸泡测试:将样品浸泡在特定的食品模拟液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泡。
分析测试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或其他适当的检测方法,分析浸泡液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分析结果,并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
有害物质限值要求
根据GB 17762-2022标准,耐热玻璃器具中的其他有害物质限值要求如下:
有害物质项目 | 限值要求 |
挥发性有机物(VOCs) | ≤ 0.05 mg/kg |
亚硝胺 | 不得检出 |
表格:有害物质测试要求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限值要求 |
挥发性有机物(VOCs) | 浸泡测试、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 | ≤ 0.05 mg/kg |
亚硝胺 | 浸泡测试、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 | 不得检出 |
4. 合成材料的化学性能
耐热玻璃器具中可能使用的合成材料,如密封圈、把手等,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化学性能要求。
合成材料成分及其性能要求
合成材料的成分应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相关规定,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具体性能要求如下:
耐高温性:应能够耐受耐热玻璃器具的使用温度范围。
化学稳定性:在食品接触过程中不得释放有害物质。
机械性能: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如耐磨损、抗老化等。
合成材料的测试方法
合成材料的测试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样品准备:将待测合成材料清洗干净,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预处理。
性能测试:根据不同的性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如耐高温测试、化学稳定性测试、机械性能测试等。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测试结果,并与标准限值进行对比。
表格:合成材料化学性能测试要求
测试项目 | 测试方法 | 限值要求 |
耐高温性 | 高温测试 | 符合规定的使用温度 |
化学稳定性 | 浸泡测试、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 | 符合食品接触材料规定 |
机械性能 | 耐磨损测试、抗老化测试 | 符合规定的机械性能 |
结论
GB17762-2022标准对耐热玻璃器具的化学性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化学稳定性、重金属迁移、其他有害物质和合成材料的化学性能等。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耐热玻璃器具在食品接触过程中的化学安全性。作为第三方检测公司技术工程师,我们将严格按照GB17762-2022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提供科学、准确的检测报告,为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提升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水平,为消费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检测项目 | 技术要求 | 检测方法 | ||
内表面耐水性a | HC1 | GB/T 4548 | ||
玻璃颗粒在 98℃耐水性 | HGB1 | GB/T 6582 | ||
玻璃颗粒在121℃耐水性 | 1 级 | GB/T 12416.2 | ||
耐酸性能 | 光谱法(氧化钠析出量)/(ug/dm2) | ≤100 | GB/T 6581 | |
重量法 | H1级 | GB/T 15728 | ||
耐碱性能 | A2级 | GB/T 6580 | ||
内应力(双折射光程差)/(nm/cm) | ≤180 | GB/T 15726 | ||
三氧化二硼含量/% | ≥12 | GB/T 28209 | ||
线热膨胀系数α/(10-6K-1)(20℃~300℃) | 吹制耐热玻璃器具 | 3.1~3.4 | GB/T 16920 | |
压制耐热玻璃器具 | 3.2~3.9 | GB/T 28194 | ||
耐热冲击性能/℃ | 吹制耐热玻璃器具 | ≥150 | GB/T 6579 | |
压制耐热玻璃器具 | 壁厚≤6 mm | ≥120 | GB/T 6579 | |
壁厚>6 mm | ≥110 | GB/T 6579 | ||
铅、镉迁移量/(mg/L) | 小容器b | 铅迁移量 | <1.5 | GB 31604.34 |
镉迁移量 | <0.5 | GB 31604.24 | ||
大容器c | 铅迁移量 | <0.75 | GB 31604.34 | |
镉迁移量 | <0.25 | GB 31604.24 | ||
砷、锑迁移量/(mg/L) | 小容器b | 砷迁移量 | <0.2 | GB 35595 |
锑迁移量 | <1.2 | GB 35595 | ||
大容器c | 砷迁移量 | <0.2 | GB 35595 | |
锑迁移量 | <0.7 | GB 35595 | ||
a:扁平耐热玻璃器皿,从器皿口沿水平面至其内部Zui低水平面的深度小于或等于25 mm 的器皿不测此项。 b:容积<600 mL。 c:容积≥600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