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食品级检测合规指南(GB 4806.8-2022)- 工厂生产销售全攻略

更新:2025-11-06 14:55 编号:44981805 发布IP:27.40.78.141 浏览:4次
发布企业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9
主体名称: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440301113932112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发证机构
中检集团CCIC、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资质要求
CNAS、CMA
检测周期
5-8个工作日
关键词
GB4806.8-22,4806.8-2022,GB4806.8检测,GB4806.8认证,GB4806.8
所在地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塘岭路崇文花园4号金骐智谷大厦,惠州实验室: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开城大道金海港商务楼
手机
13538113533
经理
Vincent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详细介绍

品牌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
认可
、ITS、TUV、BV、CTI
优势
国内外认可度高、检测准确、出证快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食品级检测合规指南(GB 4806.8-2022)- 工厂生产销售全攻略

引言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70℃接触各类食品)作为直接衔接食品与消费场景的核心耗材,广泛应用于餐饮包装、家庭厨房、食品加工等领域。其与三明治、油炸食品、酱料、肉类等湿态或油脂类食品直接接触的特性,决定了有害物质迁移风险远高于普通纸品 —— 油脂环境会加速重金属、污染物、化学助剂等物质的溶出,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

GB 4806.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作为该类产品的强制性国标,于 2023 年 6 月 1 日正式实施后,细化了检测项目、严格了安全限值,将感官测试、多氯联苯(PCBs)、五氯苯酚(PCP)等 8 项指标列为必测项目,成为工厂产品出厂销售的 “硬性门槛”。作为生产企业,只有全面吃透标准要求、规范完成全项目检测、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才能实现合规经营、规避市场风险。本文以工厂实操视角,结合详细合规表格,系统拆解检测标准、核心项目、实施流程及管控要点,为产品顺利入市提供可落地的全维度指导。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材质特性与市场应用场景

1.1 材质核心定义与关键特性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paper for wet or fatty food)特指在 70℃及以下温度条件下,直接接触各类食品(包括含水食品、含油脂食品、粘性食品、酸性食品等)的纸质材料。其核心构成以食品级植物纤维(木浆、棉浆、竹浆等)为基底,可根据功能需求添加少量符合 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助剂(如食品级防油剂、湿强剂),严禁使用工业级防油剂、含氯漂白剂、违禁染料等有害物质。

该类材质的关键特性直接决定检测合规性:一是防油防水稳定性,70℃条件下接触油脂、水分不渗透、不分层、不破损;二是低迁移性,有害物质在油脂或潮湿环境中溶出量不超标;三是安全兼容性,与酸性(醋渍食品)、油性(油炸食品)、粘性(蜂蜜)等不同特性食品接触时,无化学反应、无异味释放;四是感官纯净性,无异常外观、气味或手感。这些特性需通过的原料选择与生产工艺控制,终通过检测验证达标。

1.2 主流应用场景与合规诉求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的应用场景覆盖消费终端与工业生产,所有场景均对 “食品级合规” 有强制要求:

  • 餐饮零售场景:三明治包装纸、可丽饼防油纸、薯条 / 炸鸡吸油纸、沙拉酱包装纸、火腿 / 香肠衬纸、奶茶店珍珠 / 椰果盛放纸;

  • 家用场景:厨房烹饪吸油纸、微波加热食品垫纸、自制烘焙(蛋糕 / 饼干)防油衬纸、酱料涂抹用纸、生鲜肉类保鲜垫纸;

  • 食品加工场景:法式酱料(蛋黄酱、芥末酱)生产垫底纸、速冻食品(春卷 / 饺子)防粘衬纸、卤味熟食包装纸、果汁 / 果醋过滤纸(湿态工况);

  • 电商场景: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对食品接触材料实施准入管控,无 GB 4806.8-2022 合规检测报告的产品禁止上架,且需在详情页公示检测结果。

无论何种场景,合规检测报告都是产品流通的 “通行证”,也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规避监管处罚的核心保障。

GB 4806.8-2022 标准核心解读(工厂视角)

2.1 标准适用范围与强制法律效力

GB 4806.8-2022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适用于所有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及其制品,包括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食品包装用纸、厨房用纸等,明确将 “70℃及以下接触各类食品” 的湿 / 油脂类用纸列为 “高风险品类”,实施严格管控。

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该标准具有强制法律效力:工厂生产的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必须通过标准规定的 8 项核心检测,方可出厂销售;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据标准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将面临召回、销毁、行政处罚等后果,企业负责人还可能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对工厂而言,达标不是 “可选动作”,而是生存发展的 “必答题”。

2.2 标准修订核心亮点(与旧版对比)

相较于 2016 版标准,GB 4806.8-2022 的修订更贴合实际使用场景,对工厂质量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 检测项目更全面:新增 PCBs、PCP、溶出性乙醛等污染物检测,针对性解决湿 / 油脂类用纸在油脂环境中易溶出持久性污染物的问题;

  • 限值要求更严苛:甲醛释放、溶出性重金属等指标限值降低 30%-50%,荧光增白剂(白纸)要求 “不得检出”,与(如欧盟 EC 10/2011)接轨;

  • 检测方法更规范:统一了样品制备、浸泡条件、仪器参数等细节,如湿 / 油脂类用纸需分别用蒸馏水(模拟湿食品)和橄榄油(模拟油脂食品)作为浸泡液,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反映使用场景;

  • 溯源要求更明确:要求产品标签标注 “食品接触用”“使用温度≤70℃”,工厂需建立原料、生产、检测全链条记录,便于监管追溯。

工厂需针对性调整原料采购、生产工艺、检测流程,避免因沿用旧版经验导致产品不合格。

2.3 湿 / 油脂类用纸的专属检测要求

GB 4806.8-2022 针对 “70℃及以下接触各类食品” 的特性,明确了 8 项核心强制性检测项目,覆盖 “感官 - 污染物 - 迁移物” 全维度:

  1. 感官测试:排查直观安全隐患;

  2. 污染物检测:多氯联苯(PCBs)、五氯苯酚(PCP);

  3. 溶出性有害物质检测:溶出性重金属(Pb、Hg、Cd、CrVI)、溶出性乙醛、甲醛释放;

  4. 专项检测:荧光增白剂(仅白纸)、色牢度(非白纸)。

这 8 项检测是工厂出厂检验、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的核心内容,也是市场监管抽查的重点,必须全部达标,缺一不可。

核心检测项目详解(含 GB 4806.8-2022 合规表格)

3.1 感官测试(Sensory test)

感官测试是 GB 4806.8-2022 的 “基础安全筛查项”,通过视觉、嗅觉、触觉评估产品外观、气味、手感,排除生产污染、助剂残留等直观安全隐患。该测试无需复杂仪器,是工厂自检的道防线,也是消费者接受度的核心影响因素。

表 1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 GB 4806.8-2022 感官测试合规明细

检测维度

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A)

判定依据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外观状态

排查物理缺陷与污染

1. 样品制备:随机抽取 5 个完整产品,在 D65 标准光源实验室(20℃、50%   湿度)观察;2. 观察内容:表面平整性、色泽均匀性、有无破损、孔洞、污渍、异物等

表面平整无褶皱、色泽均匀(非白纸允许原料天然色差),无破损、孔洞、裂纹;无肉眼可见异物(金属碎屑、灰尘、霉斑、油墨点等);边缘整齐无毛刺

1. 生产车间实施 GMP 管理,每日清洁设备与地面;2. 成型工艺控制压力均匀,减少褶皱、破损;3. 入库前人工  抽查外观,剔除不合格品

产品无法通过市场监管抽查,电商平台下架;异物混入食品引发消费者投诉,可能触发食品安全事故调查

气味特性

排查挥发性有害物质残留

1. 样品预处理:剪成   1cm×1cm 碎片,取 10g 放入 500mL 密封玻璃容器;2. 模拟使用:分别加入 70℃蒸馏水(模拟湿食品)和橄榄油(模拟油脂食品)各 200mL,密封保温 30 分钟;3.   嗅觉评估:冷却至 40℃后,3 名评估员闻取气味

无任何异常气味(刺激性气味、化学试剂味、油墨味、霉味等),仅允许原料天然淡味

1. 选用无异味食品级助剂,禁止使用工业级防油剂;2. 干燥工艺延长通风时间(≥48 小时),去除残留气味;3. 成品存放于干燥通风仓库,防止受潮霉变

异味物质(如甲醛、乙醛)可能随食品迁移,危害健康;消费者使用时直观感知不佳,直接退货或投诉,影响品牌口碑

手感状态

排查工艺缺陷与助剂残留

1. 触摸要求:戴无菌手套轻摸表面及边缘,按压测试柔韧性;2. 辅助测试:分别用 70℃蒸馏水、橄榄油浸泡 10 分钟后,触摸评估

表面光滑无粘性、无硬点、无颗粒感;边缘无锋利毛刺;浸泡后无软化、分层、粘连

1. 优化制浆工艺,确保纤维分散均匀,无硬团;2. 裁剪设备定期打磨,避免边缘毛刺;3. 严格控制防油剂涂布量,避免表面粘性

毛刺可能划伤口腔或混入食品;粘性物质含超标助剂,在油脂环境中迁移风险极高,面临监管处罚

浸润稳定性

排查防油防水性能缺陷

1. 测试方法:取样品平铺,分别滴加 70℃蒸馏水、橄榄油各 5 滴,静置 10 分钟;2. 观察评估:是否出现水迹 / 油迹渗透、纸张变形

无任何渗透,纸张无明显变形、分层

1. 选用 GB 9685 允许的食品级防油剂,控制涂布量;2. 优化涂布工艺,确保防油剂均匀分布;3. 过程检验每 2 小时抽检防油性能

防油防水不达标,导致食品污染;纸张变形混入食品,引发消费者健康投诉,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

3.2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检测

PCBs 是具有强致癌性、蓄积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曾广泛用于工业助剂,易在油脂环境中迁移。GB 4806.8-2022 严禁食品接触材料中含有 PCBs,微量也判定不合格。

表 2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 PCBs 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D)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多氯联苯(PCBs)

强致癌、致畸、致突变,长期摄入损伤肝脏、神经系统,在人体内蓄积无法代谢

1. 样品制备:剪成   1cm×1cm 碎片,jingque称量 5.0g(jingque至   0.001g);2. 萃取:加入正己烷 50mL,超声萃取 30 分钟,重复 2 次;3. 净化:萃取液经硅胶柱净化,浓缩至 1mL 备用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GC-MS,分辨率≥10000)

≤0.005mg/kg(不得检出)

1. 严格审核木浆供应商,要求提供原料 PCBs 检测报告(CMA 认证);2. 严禁使用回收工业废纸作为原料;3. 生产设备使用食品级润滑油,避免接触含 PCBs 的工业油

直接判定为 “有毒有害产品”,产品被强制销毁;企业面临 5 万 - 50 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

纸和纸板材料5GB 4806.8-2022

3.3 五氯苯酚(Pentachlorophenol, PCP)检测

PCP 是传统防腐剂、杀菌剂,具有强毒性和致癌性,易在潮湿、油脂环境中溶出。GB 4806.8-2022 对其限值要求极严,避免通过食品接触危害健康。

表 3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 PCP 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E)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五氯苯酚(PCP)

致癌、致畸,长期摄入损伤肝脏、肾脏,对皮肤和呼吸道有强刺激性

1. 样品制备:剪成   1cm×1cm 碎片,jingque称量 2.0g;2. 碱解:加入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20mL,80℃水浴回流 30 分钟;3. 萃取净化:冷却后用调节 pH 至 2-3,乙酸乙酯萃取 3   次,浓缩至 0.5mL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紫外检测器)

≤0.1mg/kg

1. 禁止使用含 PCP 的防腐剂、杀菌剂;2. 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 “无   PCP 添加” 声明及 CMA 认证检测报告;3. 生产车间采用紫外线物理消毒,替代化学消毒剂

产品判定为不合格,禁止销售;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企业需承担产品召回、销毁成本,品牌声誉受损

3.4 溶出性重金属(Extractable heavy metal: Pb, Hg, Cd, CrVI)检测

重金属在油脂环境中的迁移率远高于水性环境,铅、汞、镉、六价铬均具有蓄积性毒性,GB 4806.8-2022 针对湿 / 油脂类用纸制定了严格的溶出限值,避免长期摄入危害健康。

表 4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溶出性重金属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F)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mg/dm²)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铅(Pb)

损伤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儿童尤为敏感,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1. 样品制备:剪成   1cm×1cm 碎片,称量 4.0g,计算表面积;2. 浸泡:按 1dm² 对应 20mL 比例,加入 70℃橄榄油(模拟油脂食品),密封保温 2 小时;3. 萃取:浸泡液经硝酸消解,定容至 25mL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0.05

1. 选择未受重金属污染的天然植物纤维,要求供应商提供重金属检测报告;2. 生产设备定期清洁,避免金属部件磨损污染;3. 禁止使用含铅染料、稳定剂

产品强制召回并销毁;企业面临高额罚款,负责人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消费者长期摄入引发慢性中毒,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

汞(Hg)

损伤肝肾、神经系统,孕妇摄入导致胎儿畸形

同铅检测的样品制备与浸泡流程;浸泡液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还原后检测

原子荧光光度计(AFS)

≤0.01

1. 核查原料水源是否符合食品级标准;2. 避免使用含汞工业助剂;3. 原料入库前开展重金属快速筛查

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 “不合格食品接触材料企业名单”,限制产品销售;品牌信任度崩塌,失去客户合作机会

镉(Cd)

损伤肾脏、骨骼,导致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具有致癌性

同铅检测的样品制备与浸泡流程;浸泡液直接消解检测

ICP-MS

≤0.01

1. 拒绝采购工业废水污染地区的木浆原料;2. 严格控制助剂中的镉含量;3. 每批次原料委托第三方检测重金属

产品禁止上市,企业需承担经济损失;引发消费者健康损害投诉,面临集体诉讼

六价铬(CrVI)

强致癌性,刺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诱发癌症

1. 样品制备与浸泡同铅检测;2.   显色:浸泡液加入二碳酰二肼溶液,反应 15 分钟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0.005

1. 禁止使用含铬助剂(如某些防腐剂、染料);2. 优化漂白工艺,采用氧漂白替代氯气漂白,避免产生六价铬;3. 成品出厂前检测六价铬含量

直接判定为有毒产品,企业面临高 50 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负责人限制从业

3.5 溶出性乙醛(Extractable glyoxal)检测

乙醛具有刺激性,长期摄入可能损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在生产过程中若使用含乙醛的助剂,易在油脂环境中溶出,GB 4806.8-2022 对其实施严格管控。

表 5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溶出性乙醛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G)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溶出性乙醛(Extractable glyoxal)

刺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引发咳嗽、恶心,长期接触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1. 样品制备:剪成   1cm×1cm 碎片,称量 2.0g;2. 浸泡:加入 70℃橄榄油 50mL,密封保温   2 小时;3. 衍生:取 10mL 浸泡液,加入 2,4 - 二肼衍生试剂,60℃反应 30 分钟

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GC-MS)

≤0.1mg/dm²

1. 选用无乙醛释放的食品级助剂,要求供应商提供乙醛含量检测报告;2. 延长成品干燥时间,促进残留乙醛挥发;3. 生产车间加强通风,减少乙醛积聚

产品判定为不合格,需重新送检;延误上市周期,导致客户流失;消费者使用后出现不适,引发投诉

纸和纸板材料6GB 4806.8-2022

3.6 甲醛释放(Formaldehyde release)检测

甲醛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若使用含甲醛的树脂、施胶剂,在接触食品时会释放甲醛并迁移至食品中,GB 4806.8-2022 对其限值要求极严。

表 6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甲醛释放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H)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甲醛释放(Formaldehyde release)

致癌、致畸,刺激呼吸道和皮肤,长期摄入损伤肝脏、肾脏

1. 样品制备:剪成   1cm×1cm 碎片,称量 5.0g;2. 浸泡:加入 70℃蒸馏水 50mL(模拟湿食品),密封保温 2 小时;3. 显色:取 10mL   浸泡液,加入乙酰试剂,60℃反应 15 分钟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0.1mg/dm²

1. 禁止使用含甲醛的施胶剂、树脂;2. 选择 “无甲醛添加” 的原料,要求供应商提供 CMA 认证检测报告;3. 生产过程中加强通风,减少甲醛残留

产品被强制销毁,企业面临高额罚款;引发消费者健康损害赔偿,品牌声誉彻底受损,难以恢复市场信任

3.7 荧光增白剂(Migration of optical blueing agents,仅白纸)

荧光增白剂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部分类型具有潜在毒性,且易在油脂环境中迁移。GB 4806.8-2022 明确要求,白色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的荧光增白剂迁移量 “不得检出”。

表 7 白色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荧光增白剂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I)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荧光增白剂迁移

潜在致癌性,长期摄入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儿童发育

1. 样品制备:剪成   1cm×1cm 碎片,称量 4.0g;2. 浸泡:按 1dm² 对应 20mL 比例,加入 70℃橄榄油,密封保温 2 小时;3.   过滤:浸泡液经 0.45μm 滤膜过滤

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波长 365nm,发射波长 435nm)

不得检出(检测限 0.001mg/dm²)

1. 白色纸张原料选用无荧光增白剂的天然木浆,要求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2. 禁止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任何荧光增白剂;3. 工厂配置荧光检测仪,入库前  自检

白色纸产品直接判定不合格,电商平台下架;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企业需召回已售产品,承担高额损失

3.8 色牢度(Fastness to bleeding colorants,非白纸)

非白色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若使用非食品级染料,在接触湿 / 油脂食品时易发生色素迁移,污染食品并危害健康。GB 4806.8-2022 要求色牢度达标,无色素迁移。

表 8 非白色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色牢度检测合规明细

检测项目

危害说明

样品前处理方法(依据 GB 4806.8-2022 附录 J)

检测仪器

合规限值

工厂控制要点

不合格风险

色牢度(Fastness to bleeding colorants)

非食品级染料含重金属、致癌物质,迁移至食品后危害健康,且影响食品外观

1. 样品制备:取 5cm×5cm   样品,夹在两层白色滤纸之间;2. 测试:分别滴加 70℃蒸馏水、橄榄油各 10 滴,施加 0.5kg 压力,静置 30 分钟;3. 观察:白色滤纸是否被染色

标准光源箱(D65)

白色滤纸无任何染色痕迹

1. 非白色纸张仅使用 GB   9685 允许的食品级染料,要求供应商提供 “食品接触用”   资质证明及检测报告;2. 生产过程中控制染色温度和时间,确保染料牢固附着;3. 每批次非白纸产品抽检色牢度

非白纸产品判定为不合格,禁止销售;色素迁移污染食品,引发消费者投诉和健康风险,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

3.9 检测结果判定规则

根据 GB 4806.8-2022 要求,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判定为合格:

  1. 感官测试四项维度全部合格,无一项不达标;

  2. PCBs、PCP、溶出性重金属等 8 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对应限值要求,平行样检测结果相对偏差≤10%;

  3. 检测机构具备 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资质,检测过程严格遵循标准附录操作规范;

  4. 原料、助剂均符合 GB 9685-2016 的允许使用清单,提供相关合规证明文件。

若存在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产品需立即暂停销售,工厂需开展溯源调查(原料、工艺、设备等),整改后重新送检,直至检测合格。

工厂检测实施全流程(实操版)

4.1 抽样规则(符合 GB/T 2828.1-2012)

抽样是确保检测结果代表性的关键,工厂需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 抽样批次:以 “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生产日期” 为一个检验批次,每批次必须独立抽样,不得跨批次合并检测;

  • 抽样数量:每批次抽样不少于 20 个完整产品,其中 5 个用于感官测试,15 个用于理化检测(含 4 组平行样、3 组空白对照);

  • 抽样方法:采用 “分层抽样法”,从仓库不同区域(东、西、南、北四角)、不同包装箱中随机抽取,避免集中在同一箱抽样导致样品不具代表性;

  • 抽样环境:在清洁、无菌的抽样区进行,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避免样品二次污染;抽样后立即用密封袋包装,标注批次号、生产日期、抽样日期、抽样人、抽样地点等信息,严禁混淆。

4.2 检测机构选择(工厂避坑指南)

选择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是确保检测报告有效性的核心:

  • 核心资质:必须具备 CMA 认证(检测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可用于市场监管抽查、电商入驻),优先选择具备 CNAS 认证的机构,报告认可度更高;

  • 能力:选择专注于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的机构,确保其具备 ICP-MS、GC-MS、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专用仪器,且有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检测经验,熟悉 GB 4806.8-2022 标准细节;

  • 检测周期:提前确认检测周期,感官测试 1-2 个工作日,理化检测 5-7 个工作日,总周期控制在 10 个工作日内,避免影响产品上市进度;

  • 报告要求:明确要求检测报告注明 “依据 GB 4806.8-2022 标准”“产品名称: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70℃接触各类食品)”,清晰列出每项指标的实测值、限值、判定结果。

4.3 送检与检测实施(工厂配合要点)

  • 送检材料准备:1. 密封好的抽样样品;2. 产品说明书(注明材质构成、原料供应商、助剂名称及添加量、使用温度);3. 委托检测单(明确检测标准、检测项目);4. 原料及助剂的合规证明文件(如供应商 CMA 认证检测报告);

  • 样品寄送:选择防震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样品破损;随附样品清单,注明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样品,无商业价值”;

  • 检测过程配合:检测机构需补充信息时,工厂需在 24 小时内响应;若涉及助剂合规性核查,及时提供供应商 COA(分析报告);

  • 结果反馈:检测机构出具报告后,工厂需时间核对报告信息(批次号、指标数值、判定结果),确保无错误;若对结果有异议,可在 15 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检。

4.4 不合格整改流程(应急方案)

若检测结果不合格,工厂需立即启动以下流程:

  1. 产品隔离:暂停该批次产品销售、发货,将货物隔离存放于专用区域,避免误流入市场;

  2. 原因溯源:

    • 原料问题:排查木浆、助剂、染料等原料的检测报告,若原料不合格,立即更换合格供应商,召回已入库的不合格原料;

    • 工艺问题:若漂洗不充分导致甲醛、乙醛超标,延长漂洗时间;若防油剂添加过量导致气味异常,调整配方用量;若染色工艺不当导致色牢度不达标,优化染色温度和固色时间;

    • 设备问题:若生产设备污染导致重金属超标,彻底清洁设备,更换磨损的金属部件;

  3. 重新检测:整改后重新抽样,委托同一检测机构开展全项目检测,直至合格;

  4. 记录存档:形成《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记录问题原因、整改措施、重新检测结果,存档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后 2 年。

工厂全链条质量管控建议(GB 4806.8-2022 适配版)

5.1 原料端:源头把控,筑牢合规基础

原料是检测合格的核心,工厂需建立 “供应商准入 + 原料检验” 双重管控体系:

  • 供应商准入:仅选择具备食品接触材料生产资质的供应商,要求提供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原料 GB 4806.8-2022 检测报告(CMA 认证);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每年开展一次供应商审核,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 原料检验:每批次原料入库前,抽样检测感官(无异味、无异物)、重金属(快速筛查)、荧光增白剂(白纸)、色牢度(非白纸),不合格原料坚决拒收;关键原料(木浆、助剂、染料)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全项目检测,留存报告。

5.2 生产端:工艺优化,控制过程风险

生产过程的合规控制是避测不合格的关键:

  • 车间管理:按照食品接触材料生产的 GMP 要求,划分清洁区、准清洁区、一般区,定期用食品级消毒剂消毒;生产设备每周清洁一次,避免油污、灰尘污染;

  • 工艺优化:禁止使用含 PCBs、PCP、甲醛的助剂;非白纸选用 GB 9685 允许的食品级染料,白色纸无荧光增白剂;延长漂洗时间(至少 3      次),确保漂白剂、施胶剂残留达标;控制干燥温度(120-140℃)和时间(30-40 分钟),去除挥发性物质;

  • 过程检验:每 2 小时抽样检查产品外观、气味,白纸增加荧光检测,非白纸增加色牢度快速测试;生产班组记录工艺参数(温度、时间、助剂添加量),便于溯源。

5.3 检测端:自检 + 第三方检测,双重保障

  • 工厂自检:配置基础检测设备(标准光源箱、密封玻璃容器、荧光检测仪、恒温箱、精密 pH 计),开展感官测试、荧光增白剂(白纸)、色牢度(非白纸)快速检测,确保每批次产品基本合格;

  • 第三方检测:每批次产品委托 CMA 认证机构开展全项目检测;每季度开展一次型式检验,覆盖 GB      4806.8-2022 所有相关指标;原料或工艺变更时,立即开展全项目检测;

  • 报告管理:建立检测报告电子档案库,按批次编号存放,保存期限不少于 3 年,便于市场监管部门抽查和消费者追溯。

5.4 标签与溯源:合规标识,便于追溯

GB 4806.8-2022 要求产品标签需包含以下信息:

  • 明确标注 “食品接触用”“使用温度≤70℃”;

  •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 批次号(可追溯至原料、生产、检测信息);

  • 材质说明(如 “食品级天然植物纤维”);

  • 非白纸需标注 “食品接触用染料”,白纸需标注 “无荧光增白剂”。

工厂需确保标签信息完整、清晰,建立生产记录、原料采购记录、检测记录、销售记录,形成全链条溯源体系,出现问题时能快速召回不合格产品。

食品级检测对工厂的核心意义

6.1 保障消费者健康,承担社会责任

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饮食安全,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若检测不合格,有害物质(如重金属、PCBs、甲醛)可能随油脂或水分迁移至食品,长期摄入引发慢性疾病。工厂通过严格检测,可有效排查安全隐患,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体现,也是品牌口碑的基石。

6.2 确保合规经营,规避法律风险

GB 4806.8-2022 是强制性标准,工厂产品若未通过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将面临严厉处罚:

  • 行政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百二十四条,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及生产工具,并处 5 万 - 50 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民事责任:若不合格产品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企业需承担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需承担惩罚性赔偿;

  • 刑事责任:若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通过合规检测,工厂可从源头规避这些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

6.3 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食品级认证”“检测合格” 已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工厂在产品包装、宣传材料中明确标注 “符合 GB 4806.8-2022 标准”“CMA 认证检测合格”,能增强消费者信任度,区别于无检测资质的劣质产品。

合规检测报告是工厂进入大型商超、餐饮连锁、电商平台的必备材料,无检测报告的产品将被限制销售。通过检测合规,工厂可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

6.4 推动工厂高质量发展,提升管理水平

食品级检测对原料、生产、检测、溯源的全链条要求,能倒逼工厂优化管理流程:从原料采购的严格审核,到生产工艺的控制,再到检测体系的完善,每一个环节的提升都能推动工厂整体管理水平升级,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湿 / 油脂类食物用纸的 GB 4806.8-2022 食品级检测,是工厂产品出厂销售的必经之路,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规避法律风险的核心保障。作为工厂老板,需将合规检测贯穿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出厂的全链条,既要掌握 8 项核心检测项目的要求,也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标准要求。

 纸和纸板材料10GB 4806.8-2022


所属分类:中国检测网 / 检测服务
关于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15年09月16日
法定代表人钟贵艳
注册资本50
主营产品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经营范围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厨卫用品、工业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农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公司简介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英文"zhongketechnicalservices(shenzhen)co.,ltd",简称"cst")是一家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与国际、国内各行业众多知名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服务,并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承担重要研发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检 ...
公司新闻
我们的其他产品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自行发布,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