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废杂金属拆解、拣选、收集等预处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手工操作为主,全国有近百万农民工参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很低。另在废杂金属加工利用方面,除少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比较先进,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环境保护比较好,金属回收率比较高外,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体户都是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烧损大,能耗高,金属回收低。多金属品种混杂,质量不稳定,难以生产高质量产品。
如正规的再生铜厂,在加强废杂铜分选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成份不同的废铜料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紫杂铜采用反射炉直接精炼成铜阳极板的一段法,目前几家大型铜冶炼厂都采用这个方法处理紫杂铜;黄杂铜和白杂铜采用鼓风炉熔炼和反射炉精炼的二段法;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含锡、铅、锌高的废渣,采用鼓风炉熔炼、转炉吹炼和反射炉精炼的三段法,废杂铜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铜金属回收率可达到70-90%,而多数的再生铜厂却达不到这样要求,铜金属回收率不到50%。根据我们到广东大沥镇调查,目前以生产铜加工产品为主的企业,如金一百铜业有限公司、大同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使用优质电解铜做原料,而生产中低档产品的企业使用原料则为再生铜,也有用废杂铜直接使用的,企业的产品品质不同,所用原料差异较大。
3.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企业50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发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企业数量庞大,大中型骨干企业只占1-2%,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目前由于再生有色金属生产效益较好,许多小型企业还在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型企业主要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产小五金、零配件、压铸件等初级产品,或收集、拣选紫杂铜、黄杂铜等原料产品销售,由于规模小、装备落后、用人多、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分散在各个角落,管理难度大,不利于当地综合治理,小型企业“三废”治理不完善,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废气、废水、废渣任意排放、噪声扰民习以为常,是目前再生金属产业发展中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