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跨境投资 ODI备案及商务委备案的相关内容如下:
**一、ODI 备案**
ODI(Outbound DirectInvestment),即境外直接投资,指国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在境外拥有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权益的行为。
1. **申请条件**:
-符合“境外投资”定义:境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在境外拥有非金融企业或取得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权益的行为。
-主体和成立时间要求:主体需要为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但成立时间不满一年的企业,无法提供完整的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一般较难通过审批部门的核准或备案。
-股东背景、资金来源、投资真实性要求:需能够具体说明境内股东或合伙人背景、资金来源(例如自有资金、银行贷款、以募集资金等合规方式获取的资金)以及境外投资项目真实性。
-财务要求:近一年独立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出现亏损;净资产回报率高于5%,资产负债率低于70%。
2. **备案模式**:
-备案制:如果企业的投资项目属于无限制国家或地区(如一带一路地区)、是国家鼓励且允许的行业(如基础设施建设、产能服务、高新技术产业、能源资源等),则可通过备案制进行申请。
-核准制:如果企业投资的项目属于敏感国家或地区(如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受联合国制裁的国家、发生战争或内乱的国家等)、属于敏感行业(如我国限制出口的产业和技术行业、影响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业、武器装备、跨境资源开发、新闻传媒业、房地产行业、酒店业、娱乐业、影视业、体育俱乐部等),需要发改委、商务部一起或分别核准后,才能申请ODI 备案。国家禁止的行业,如军事核心技术、禁止出口的技术/工艺/产品的境外投资、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业(如黄赌毒等)则无法进行ODI 备案。
3. **所需申请资料**:
-境外投资备案表;
-企业营业执照;
-境内企业资信证明(证明内容为存款证明,证明书上余额需要大于投资额);
-对外投资设立企业或并购的相关章程(合同、协议);
-公司相关的董事股东会决议或者出资决议;
-境内企业新的审计报告;
-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包括尽职调查、可行性报告、投资资金来源情况说明、投资环境分析评估、银行出具的融资意向书等);并购类的对外投资需要提交《境外并购事项前期报告表》;
-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
-公司股权架构。
4. **申请流程**:
-准备申请资料:准备上述材料并确保无误。
-发改委备案:向发改部门及委会部门申请项目,报送项目信息,境内投资人签署各项所需法律文件,待发改部门核准或备案,发放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
-商务部审批发证:商务部门核准或备案,发放《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企业应在收到证书2年内在境外开展投资。
-外汇管理局备案:银行放外汇,外管局监管。投资金额500万美金以上的,需向外管部门汇报。外管部门审核后,向境内企业发放《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
- 实施ODI:完成上述步骤后,企业可以正式进行境外投资,将资金转移到境外,购买海外资产,或执行其他投资计划。
**二、商务委备案**
商务部负责整体审批企业境外投资事项,为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商务部门对境内企业境外投资采用“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方式。
1.审核要点:侧重审“标的公司”。若境外投资项目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实行核准管理,核准管理向国家商务部提出申请;企业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资,实行备案管理,备案向地方商务部提出申请。
2. 其他方面:
-主要管理企业的境外投资,不含金融类型企业。
-除限制类型项目外,地方企业境外投资项目一律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央企境外投资项目则由国家商务部备案,部分地区备案权力已经下发到市级。
-若同一境外投资项目有多个中方投资企业,由投后持股比例较大的中方投资企业牵头进行备案。
-《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有效期为2年。自领取《证书》之日起2年内,企业未在境外开展投资的,《证书》自动失效。
需注意,办理境外投资备案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可能因地区、行业、投资金额、投资国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企业在办理前咨询的服务机构或相关,以确保备案顺利进行。境外投资需遵守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关注政策变化,以保障投资的合法合规和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