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模仿回归本质
跟风,抄袭、模仿,从寻求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没有错,但企业一定该走向健康!
过去,零售业态有大量的失败案例值得解析,如新零售时行业大量进军线上,大润发的飞牛网、步步高的云猴、永辉的半边天等;小业态疯狂的时候,大润发开设了小润发、永辉开设了mini、盒马也尝试过F2、盒马mini等。
中国零售的发展史,还伴随着一部存量企业的业态创新失败史,这是极其不健康的表现。
对折扣业态来说,为鲜明的是盒马,其在2023年10月份宣布全面折扣化转型,而到2024年3月侯毅退休之后,折扣化口号似乎已停,盒马正逐步回归原本的定位。
这些弯路的案例,在当下风潮又起的时候更值得我们拿起和解析。
企业任何时候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清晰了方向和没想清楚而摸索前进产生的问题,有很大的区别,一种是能看到稳定度和成长性,一种就是混乱。任何时候,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解答一个谜:我的折扣业态到底是什么价值逻辑?
从具体企业看,我们值得问几个问题:
外企山姆、Costco开市客、ALDI奥乐齐优势是什么,优势背后的能力是什么,能力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机制背后的文化是什么?文化背后的思想是什么?
国内的乐尔乐、好特卖、奥特乐、折扣牛、条马、小红岛等一定规模的折扣店,有何不同逻辑?当前阶段面临了什么困难?商业模型得到验证了吗?目前习得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未来性如何?
刚刚入局的企业,后发优势有没有?价值网有什么新突破?
看看业态梯队,看看发展阶段,行业会呈现自己的本质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