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食品合规顾问
适用读者:硅胶厨具、母婴用品、密封圈、烘焙模具等生产及配套企业
| 序号 | 管控维度 | 2016旧做法(GB 4806.11) | 2025新规矩(GB 4806.16) | 不做的后果(示例) |
|---|---|---|---|---|
| 1 | 原料 | 橡胶+硅胶“一锅粥” | 硅胶独立清单,仅21种基础原料+GB 9685添加剂 | 原料不在清单=强制召回 |
| 2 | 挥发物 | 无要求 | ≤0.5 g/100 g,200 ℃烘4 h实测 | 出口德国曾通报D4超标 |
| 3 | 迁移试验条件 | 60 ℃/0.5 h | 60 ℃/2 h,与塑料同严 | 高锰酸钾消耗量易超限 |
| 4 | 油脂模拟物 | 50 %乙醇 | 植物油或合成替代油 | 旧报告被实验室直接退件 |
| 5 | 感官 | “无污物” | “无不洁物”+不得有明显气味 | 电商差评→平台下架 |
| 6 | 涂层/油墨/胶 | 无提及 | 必须分别符合对应国标 | 整锅迁移超标却找不到元凶 |
过去硅胶与橡胶共用一个标准,结果出现“同样测试条件,硅胶合格率反而更低”的怪象。2025版把硅胶从GB 4806.11中“分家”,原因有三:
材质本质不同:硅胶以Si-O为主链,高温下会释放环硅氧烷(D4、D5),而橡胶主要是C-C链。
用途更精细:奶嘴、烘焙模具、空气炸锅密封圈耐温230 ℃,传统橡胶测试条件0.5 h太短。
国际趋势:德国LFGB、法国DGCCRF早已把硅胶当“特种弹性体”单列,我国对标国际减少出口壁垒。
附录A.1给出21种基础原料,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气相二氧化硅(新增)、1-乙炔基环己醇(新增交联剂)等。
助剂必须满足GB 9685及卫健委公告;不在清单里的“铂金催化剂”哪怕效果再好,也不得使用。
真实案例:2024年浙江某厂因使用未列明的“含氟硅油”做脱模剂,被海关抽检判不合格,整批硅胶铲强制销毁(示例)。
行动清单
把配方表与附录A.1逐一比对,缺授权立即找替代。
让供应商出具“符合性声明(DoC)”,写清CAS号、大残留量。
建立“原料变更审批”流程,研发部、品控部、法规部三方签字。
测试方法:样品100 ℃预烘1 h→200 ℃正烘4 h→称重差值(附录B)。
风险来源:生胶残留D4、D5;硫化剂分解;二次硫化不足。
工厂案例:东莞某奶嘴厂2025年3月内部摸底,挥发物0.72 %,返工200 kg奶嘴,损失8万元(示例)。
降挥发物三件套
二次硫化:200 ℃×4 h比2 h平均下降0.2个百分点。
真空脱挥:出料前-0.09 MPa脱气30 min。
选用低D4生胶(<500 ppm)+铂金硫化体系。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60 ℃/2 h)限值仍为≤10 mg/kg;重金属(4 %乙酸,60 ℃/2 h)≤1 mg/kg。
时间延长后,不合格率预计上升10 %–15 %,尤其深色产品易超标。
应对策略
提前送第三方摸底,把“60 ℃/2 h”当日常质控点。
内胆、刮刀等长期接触水的部件,优先选用过氧化物硫化+二次硫化。
建立“每批留样+每月加速”制度,留样量≥500 g,保存6个月。
旧标准允许“油脂食品用50 %乙醇”偷懒,新规删除该条款,必须按GB 31604.1选植物油或合成替代油(如MCT油)。
植物油极性低,硅胶中低聚物迁移值比50 %乙醇高2–4倍,极易超标。
实验室踩坑提示
送检前确认实验室是否有“植物油迁移”资质,不少中小机构只能做乙醇。
密封圈、烘焙垫若明示“可接触油脂”,必须做100 ℃×4 h植物油;仅接触水基食品可选“水+10 %乙醇”组合。
报告里模拟物一栏空白或写“50 %乙醇”会被海关直接退件(示例)。
2025版把“无污物”改成“无不洁物”,并增加“不得有明显异味”。
电商平台投诉中,“有塑料味”“发黄”占硅胶差评60 %以上。
快速改善方案
二次硫化+鼓风冷却,把气味分子降到人类嗅阈以下。
包装前紫外臭氧处理30 min,可去味20 %–30 %。
建立“气味盲测小组”≥5人,0–3分制,≥2分禁止出货。
只要硅胶表面有印花、手感油、背胶,就必须分别符合GB 4806.10(涂料)、GB 4806.14(油墨)、GB 4806.15(黏合剂)。
整机客户往往只追硅胶主体,忽略附件,导致“胶圈合格、印花超标”。
管控口诀
“谁的小孩谁抱走”——油墨商提供油墨DoC;涂料商提供涂层DoC;工厂汇总成“终产品DoC”。
建议把“涂层、油墨、胶”写进BOM表,一栏缺失,系统禁止下单。
复制
| 阶段 | 时间建议 | 关键动作 | 输出文件 |
|---|---|---|---|
| ①配方自查 | 现在–2026.03 | 比对附录A+GB 9685 | 《原料合规清单》 |
| ②摸底检测 | 2026.03–06 | 按60 ℃/2 h+植物油+挥发物 | 《第三方检测报告》 |
| ③文件准备 | 2026.06–08 | DoC、标签、追溯号 | 《终符合性声明》 |
| ④内部审核 | 2026.08–09 | 现场巡检+留样 | 《内审报告》 |
Q1:我们只做硅胶密封圈,不接触油脂,还要做植物油迁移吗?
A:若产品声明“仅用于低温饮用水”,可只做“水+10 %乙醇”组合,但必须在标签或说明书中明示使用场景,否则默认“可能接触油脂”。
Q2:挥发物测试样品太软,200 ℃烘后变形?
A:附录B允许用“同等工艺小样”代替成品,可制作φ50 mm×1 mm圆片,减少变形。
Q3:过渡期能否继续卖库存?
A:2026年9月2日前生产的旧包装产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但9月2日后出厂的必须按新规检测,否则面临“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处罚,高货值金额十倍罚款。
GB 4806.16-2025不是“多盖一个章”的表面文章,而是把硅胶从“橡胶附庸”升格为“独立材料”的里程碑。早做合规,就能把“技术门槛”变成“竞争护城河”;拖到后一刻,只能把利润交给返工和罚款。现在距离实施还有不到11个月,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贴在生产部公告栏,从开始“照方抓药”,2026年9月您就能笑着目送对手忙着救火。

| 成立日期 | 2015年09月16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钟贵艳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 ||
| 经营范围 | 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机械产品、玩具、服装、厨卫用品、工业用品、办公用品、建筑材料、农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 ||
| 公司简介 | 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英文"zhongketechnicalservices(shenzhen)co.,ltd",简称"cst")是一家获得中国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与国际、国内各行业众多知名大型企业,长期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服务,并深入参与产品研发过程,承担重要研发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检 ... | ||









